李商隐诗集

(唐)李商隐 著 (清)朱鹤龄 笺注 田松青 点校
前言 曹光甫 田松青 一 李商隐(约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后迁居郑州。郑州有商隐祖坟祖产,故商隐也视郑州为故乡。他早年习业玉阳王屋山。据元耶律楚材《王屋道中》诗:“行吟想象覃怀景,多少梅花坼玉溪。”又据商隐《奠相国令狐公文》:“故山峨峨,玉溪在中。”可推知玉溪即在王屋山,《玉溪生诗集》命名缘此。唐文宗开成中,商隐移家关中,居住长安京郊樊南。他在《樊南甲集序》中自称“樊南生”,又云:“十年京师寒且饿,人或目曰:韩文杜诗,彭阳章檄。樊南穷冻,人或知之。”后即以樊南命名其文集。 商隐自述“我系本王孙”,确是事实。他是晋凉武昭王李暠的苗裔,唐高祖李渊是李暠第七代孙,可见家世曾非常显赫。而从他高祖李涉起,几代人都官卑职微,门庭衰落。他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属河南)县令,后为镇浙者辟为幕僚。商隐就出生在这式微的书香门第。他从小颖悟,“五年诵经书,七年弄笔砚”(《上崔华州书》)。家境贫寒,随父宦游飘泊。十岁时父亲去世,境况顿显狼狈。《祭裴氏姊文》述当年情状:“某年方就傅,家难旋臻。躬奉板舆,以引丹旐。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商隐奉母护丧回郑州,其间从堂叔某处士受经习文。商隐十二岁父丧除服,为养家糊口,“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祭裴氏姊文》),卜居东都洛阳,靠替人抄写文书和出卖劳力谋生,相当艰辛。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商隐十八岁。三月,令狐楚任东都留守。商隐登门献文,大为令狐楚赏识。令狐楚让商隐与其子令狐绹等交往,切磋艺文。同年十一月,令狐楚任天平军节度使,招商隐为幕僚,辟署巡官。从此“将军樽旁,一人衣白”(《奠相国令狐公文》),商隐依傍恩师令狐楚习吏习文。当时官场文书通行今体(即骈文),令狐楚是今体章奏高手,商隐得令狐楚悉心指点,很快精于此道,且能青出于蓝。他又感激,又自豪,以为从此取青紫如拾芥。不料从太和六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