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

李青
弁言 回看百年前的中国,在20世纪之初的十年间,汉语世界曾涌现出成百上千的新词语和新概念。有的裔出古籍,旧词新意;有的别途另创,新词新意。有些表征现代国家,有些融入日常生活。 本文库名为“学衡尔雅文库”。“学衡”二字,借自1922年所创《学衡》杂志英译名“Critical Review”(批评性评论);“尔雅”二字,取其近乎雅言之意。 本文库旨在梳理影响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词语和概念,呈现由词语和概念所构建的现代,探究过往,前瞻未来,为深化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块基石。 引言 “功利主义”这个词并非源于中国,而是标准的舶来品,对应的英文词为Utilitarianism。Utilitarianism是在17、18世纪给整个英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带来深刻变化的概念,至今仍然对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发挥着影响。这样一个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大作用的思想,最早是怎样被提出的?当初的意涵是什么?它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具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其后又是如何从国外传播到中国的?它的具体传播路径是什么?传播过程中其含义又是如何变化的?为何采用 “功利主义”作为中文译词? 在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似乎每个人都能在各方面感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诸多事物都和功利主义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就连自1978年开始的这场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改革开放也和功利主义有着难以切割的关系。有学者指出,“中国最近20多年来关于改革开放的哲学、伦理、经济、政治和法律理论之发生与演变,实际上不过是在中国的语境下重复或重述功利主义的话语。” 功利主义于清末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进入中国,至今已一百多年,在此期间介绍及研究功利主义的文章、书籍不计其数,对功利主义概念的理解和接受似乎不应有问题。但目前大多数中文语境下的功利主义却往往与“利己主义”挂钩,将其解释为急功近利、只讲利益不讲道义的利己主义行为方式。功利主义甚至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