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的疯狂

[美] 威廉·伯恩斯坦
彩插 图片: 苏格兰词曲作家、诗人、记者查尔斯·麦基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写的回忆录《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该书于1841年首次出版,至今仍在印刷中 图片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图片: 扬·博克尔松是一位小镇镇长的私生子,他的魅力和戏剧表演技巧促使他领导了1534—1535年灾难性的明斯特末日时代叛乱 图片来源:明斯特国家博物馆 图片: 曾经折磨过博克尔松和他的副手的钳子(左图),以及将他们的尸体吊在教堂塔楼上的笼子(右图)。笼子至今仍然可见 图片来源:明斯特国家博物馆 图片: 这幅1720年的漫画把约翰·劳描绘成堂吉诃德 图片来源:哈佛大学贝克图书馆 图片: 爱德华·马修·沃德1847年的画作《南海泡沫,1720年交易巷中的场景》 图片来源:©伦敦泰特美术馆 图片: 心理学家彼得·沃森于20世纪50年代的实验中确立了如今被广泛引用的“确认偏见”概念 图片来源:阿默尔和萨拉·沃森 图片: 19世纪40年代不屈不挠的铁路大亨乔治·哈德森同时毁掉了数千投资者,并为英格兰资助了世界上第一个高速运输网络 图片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图片: 威廉·米勒早期的不可知论被强烈的宗教信仰和对末日迫在眉睫的执着取代 图片来源: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数字图书馆 图片: 约书亚·海姆斯的财富、社会关系和组织能力将米勒的神学推进成一场强大的群众运动 图片来源: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数字图书馆 图片: 《午夜呼声》的头版图片,从1844年10月19日开始,也就是“世界末日”的三天前 图片来源: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数字图书馆 图片: 1842—1844年,威廉·米勒的末日追随者组织了125次“野营集会”,多达数千名信徒参加。铁路公司经常修建专门的车站来接待与会者,传教士免费乘坐铁路 图片来源: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数字图书馆 图片: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打破传统的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描述了建立在金融杠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