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焦虑: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

[美]艾恺
艾恺(Guy S.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这个世界会好吗?》、《吾曹不出如苍生何》、《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等。 前言 现代化,作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讨论,而在以现代化发源地著称的英国、法国却越来越少被人提起。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人们以往的注意力焦点在于美国、日本以及亚洲的其他一些“经济成长国”,然而当前社会主义阵营里所发生的变革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书是为了对这场从18世纪以来的世界范围内的大变革——所谓的“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反应做一些分析。这一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由于:(1)从表面现象上看,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也是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考验的过程,于是每个不同的文化都会做出自己的反应;(2)从本质上分析,所有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尽管在思想上对现代化的反应不同,其实质是大同小异的。 本书决意分析这种思想上的反应,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多年来,世界上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书立说者难以数计,但大都忽略了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世界范围内所共有的在思想上的反应。再者,更多的人愈加强调现代化之在科学技术上和人们物质生活上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却忽略了其在思想上所引起的消极反应,而后者的研究却往往比前者更需要被人注意和做深刻探讨。 本书所及,皆在于证明这样一个论点:现代化的过程可分成两个层面——科学技术和文化层面。在文化层面上,自最早西欧的现代化出现以来,不管在哪个时代、什么地方,现代化的过程都受到了批评和攻击,而那些五花八门的批评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但实质上却大同小异。 在讨论世界范围内在思想上对“现代化过程”的消极反应这一问题之前,先要做如下的几点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