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

[美] 田晓菲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早期中古中国》(Early Medieval China)杂志主编。著有《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秋水堂论金瓶梅》《“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影子与水文:秋水堂自选集》等。英文译著包括《微虫世界:一部太平天国回忆录》《颜之推集》。参与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参与主编并撰写《牛津中国古典文学手册(公元前1000—公元900年)》。曾担任哈佛大学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获哈佛大学卡波特奖、哈佛大学文理研究学院门德尔松优秀导师奖、美国学术团体协会孟旦百年中国艺术人文研究课题奖。 封面题字:刘涛 图片: 金 武元直 赤壁图 纸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 明 文徵明仿赵伯骕 后赤壁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 宋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卷(局部) 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图片: 宋 马和之 后赤壁赋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 图片: 明 沈周 铜爵研 立轴 设色绢本 题有沈周所作《莫斫铜爵研歌》 三联版序言 为自己的作品系列写序言,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回顾”的时刻。从2000年开始写作《尘几录》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在回顾中,因为时间的流逝和视角的改变,有一些东西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三联书店出版的这个作品系列,目前收入我2000年到2016年之间写的四部书:《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这些书,在主题和结构方式上,各有不同的侧重。在我眼里,一本学术论著的写作,不仅仅是收集材料、列举例证,把得出的结论写下来,也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化思考的方式。写作一本书的过程,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