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美] 林郁沁
致 谢 Public Passions的中文翻译本得以问世,我得感谢许多先进同侪及朋友的鼓励及协助。首先,我要感谢高彦颐。由于她的推荐,刘东将本书纳入他著名的翻译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感谢陈湘静承担本书艰辛苦涩的翻译工作。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的学生徐启轩为本书的导言作了详实的翻译。哥伦比亚大学另外一位博士生李迟则为译文作了详尽仔细的校对。最后,我的朋友林凌瀚及包卫红在协助解决大大小小翻译相关的问题上,毫不吝啬地提供他们宝贵的时间及意见。在此,我向他们一一致谢。 林郁沁2011年1月14日纽 约 导 言 1935年秋,一个名为施剑翘的女子发现她不共戴天的仇敌、前军阀孙传芳,成了天津南马路清修院居士林的理事长。为了摸清孙传芳的行踪,施剑翘数次造访居士林集会会场,最后决定在1935年11月13日早上采取行动。当天早上,孙传芳被安排主持诵经仪式,但因下雨的缘故,这位下野军阀迟迟未到会场,让施剑翘以为计划要被迫取消。当孙传芳最终出现的时候,她不得不租车赶回她英租界的家中取其勃朗宁手枪。根据她事后的供词,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她要确认孙传芳在场后才敢把枪带出英租界。回到佛堂,施剑翘的机会终于来了。她从正跪着的孙传芳的背后向其射了三颗子弹。当佛堂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慌时,施剑翘保持着镇静并胜利地宣布:“大家不要害怕,我是为父报仇,绝不伤害别人,我也不跑。”接着她便归案自首。报纸报道行刺成功后的施剑翘“异常从容”。一篇报道更称她“态度从容,俨然无事”。 施剑翘非比寻常的复仇行动立刻成为媒体热切关注的焦点。11月13日晚上,事发后仅数小时内,当地报纸《新天津报》便印发了号外大肆报道该事件。14日,行刺的第二天,被时评家林语堂推举为民国时期众报纸中唯一品质可靠的天津《大公报》以《血溅佛堂!》的醒目标题报道了这一事件。文章写道:“乃三时一刻,阖堂正在虔诚诵经之际,孙身后座诵之女徒,突袖出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