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与《神曲》: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曙光

[英] 伊恩·汤姆森
First published in the UK in 2018 by Head of Zeus Ltd. Copyright © Ian Thomson 2018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 2022 by United Sky (Beijing) New Media Co., Ltd. 图片: 多门尼克·迪·米切林诺创作于1456年的《〈神曲〉照耀佛罗伦萨》(La commedia illumina Firenze)。该画位于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西墙上。 为了电影银幕上的闪光, 微小的火星中会燃起炽烈的火焰。 (Poca favilla gran fiamma seconda) 想要理解但丁,我们当然不必和他有相同的信仰,但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对他的信仰有所了解。 ——多萝西·L. 塞耶斯 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身处喧闹的暗夜领域。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暗夜旅程》(Journey to the End of the Night) 最新消息 疲惫不堪的但丁 在经历了前所未有而动荡不安的12个月后,但丁·阿利吉耶里,这位14世纪的意大利诗人、《神曲》的作者,于今日承认,他很高兴,因为今年对他来说最困难的部分要过去了。他说:“呼,我在地狱这一层里已经待了很久,我简直等不及要从这儿出去。地狱的第四层总算快要完事儿了,这真是太令人欣慰了!” 《私家侦探》杂志报道 2016年12月23日—2017年1月12日 作者致读者注 除《神曲》外,我提到但丁作品时使用的是它们的意大利文名或拉丁文名,尽管其中有些作品名尚有争议。例如,《新生》曾用名为意大利文的“Vita nuova”,但人们现在认为,根据开篇“新生由此开始”(Incipit vita nova)一句,该作品标题应为拉丁文的“Vita nova”(但我还是沿用了其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