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与天皇

[日] 原武史
作者 | 原武史(Hara Takeshi,1962—) 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放送大学教授,明治学院大学名誉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思想史、近现代天皇·神道·皇室史、空间政治学。著有《可视化帝国》《团地的政治空间学》《女帝的日本史》《昭和天皇》《大正天皇》《泷山自治组织1974》等。 在大众媒体领域以知名铁道迷身份参演《情热大陆》(TBS)及《从铁路看日本》(NHK)等热门综艺。 译者 | 王笑宇 博士毕业于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国际日本研究专业,现任教于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序章 昭和大礼的景观 昭和天皇前往京都 那是1928年(昭和三年)11月6日的事。 上午8点,“御召列车”在众多政府官员目送之下,从东京车站第8站台出发了。这辆火车共11节车厢,由C51型蒸汽车头牵引行驶。 “御召列车”,即天皇和皇后乘坐的火车。列车第3节车厢,放置着从皇宫运来的“贤所”。“贤所”是用来安放八咫镜复制品的空间。在日本,八咫镜被视为天皇始祖“天照大神”的正体。昭和天皇和香淳皇后,分别在第5、6节车厢。就在这一天,天皇搭乘“东海道本线”,从东京前往京都。天皇此行是为了参加在京都御所和旧仙洞御所举行的即位典礼,也就是即位礼和大尝祭。 依据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制定的(旧)皇室典范第11条,“即位礼及大尝祭应于京都举行”。因此,这次大礼的举办地点定在京都。这是大正天皇(1879—1926)之后第二次举办大礼。东京站原本就是为了纪念大正天皇登基而兴建的,车站随大礼动工,于1914年(大正三年)完工(实际上由于昭宪皇太后去世,大礼延后了一年)。直到1929年(昭和四年),车站的八重洲出口都不过是一座红砖建筑。它面朝皇宫,位于丸之内车站内侧。车站中央,设有严禁一般乘客进入的贵宾室。皇室专用通道,沿站台向地下延伸。昭和天皇和香淳皇后就是通过这条通道,进入东海道本线站台,搭上了御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