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读日本历史

[日] 网野善彦
图片 图片 日本古代令制国示意图(不含冲绳及北海道) 畿内 1 大和 2 河内 3 山城 4 和泉 5 摄津 山阴道 6 丹波 7 丹后 8 但马 9 因幡 10 伯耆 11 隐岐 12 出云 13 石见 山阳道 14 播磨 15 美作 16 备前 17 备中 18 备后 19 安芸 20 周防 21 长门 西海道 22 对马 23 壹岐 24 肥前 25 筑前 26 筑后 27 丰前 28 丰后 29 肥后 30 日向 31 大隅 32 萨摩 南海道 33 伊予 34 土佐 35 赞岐 36 阿波 37 淡路 38 纪伊 北陆道 39 若狭 40 越前 41 加贺 42 能登 43 越中 44 越后 45 佐渡 东山道 46 出羽 47 陆奥 48 下野 49 上野 50 信浓 51 飞驒 52 美浓 53 近江 东海道 54 伊贺 55 伊势 56 志摩 57 尾张 58 三河 59 远江 60 骏河 61 伊豆 62 甲斐 63 相模 64 武藏 65 常陆 66 下总 67 上总 68 安房 图片 第一部分 重新解读日本历史 前言 我曾在短期大学任教近十年,这期间经历过许多令我感到惊讶的事。我的学生与我年龄差不多相差40岁。但我常常感到,他们与我的基本生活方式竟然完全不同。例如,我在这两三年间经常用宫本常一的《被遗忘的日本人》(岩波文库)来进行课堂讨论。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与学生对基本事物的理解常常会出现差异。与其说这是因为我这代人与现在20岁左右的人之间所掌握的知识有所不同,倒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不同的。 这里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如,书中出现了“秧田”这个词。我原以为大家都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但实际上竟没有一个人知道。 此外,学生们既不知道“五德”的意思,也完全没有看过牛马工作的样子。学生们充其量也就偶尔见过产奶的荷尔斯泰因牛,马也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