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住在城堡里

[美] 雪莉·杰克逊
序丨生活在雪莉·杰克逊的城堡里 乔纳森·勒瑟姆 十几年前,我常常会玩一种小游戏,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玩了。当有人问起谁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时,我会回答是“雪莉·杰克逊”,但我估计很多提问者都会说不知道这个名字。然后我就故弄玄虚地告诉他们:“你读过她的作品。”在他们表示怀疑的时候,我会跟他们这样描述《摸彩》这部小说——它是美国历史上获得最广泛编选的短篇小说,我敢打赌,它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小说。在登陆《纽约客》时曾遭删减——听到这里他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而瞪大眼睛:他们不仅读过,也难以忘记这个名字。我会很乐意以一个读心者自居,尽管这套把戏太过简单,但好像从未失手过。 杰克逊是美国小说界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她就是这样真实地存在着,因为她的作品出版发行量如此之大,你不能形容她为文学这所歌剧院里的魅影,或许说“让我们重新发现她”也不合适,可她就是如此“隐藏”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实际上,她的作品只有很少一部分涉及超自然元素(比如亨利·詹姆士就写过更多的鬼魂小说),她既被人们不断地低估,又在同时不断地刷新人们对一个高超的恐怖小说作家的理解。虽然她的创作生涯受到评论家的推崇,但教堂或学校并不欢迎她去做演讲,她并不是主流评论家心仪的对象。写作技法之高超,让所有读过她作品的人会不自觉地夸赞她,虽然称她为“作家的作家”会有点自夸的味道,但作为一个“读者的作家”,雪莉·杰克逊近些年在出版发行方面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她最著名的作品——《摸彩》与《邪屋》——比她的名字还要令人们熟知,它们作为跨时代的杰出艺术作品,以其在神话和原形小说界产生的受众共鸣,已深深烙印进读者的文化记忆当中,这记忆甚至比他们的年岁还要久远。她的其他几部不太为人所知的作品也弥漫了民俗亲近感的相似氛围:短篇小说《查尔斯》和《一个有花生可吃的寻常日子》(你可能读过这两部小说中的一部,尽管你可能不知道是她写的),以及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