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中世纪(中文版)

[英] 米里·鲁宾
序言 侯建新 读者面前的这本《中世纪》,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Very Short Introductions)庞大书系的一种,如今陈日华副教授翻译的中译本及英文原版一起在译林出版社出版,谨致祝贺!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创造出“中世纪”(Medieval, Middle Ages)这个术语,最先将这个概念用于历史学的,是15世纪意大利史学家弗拉维奥·比昂多等。他们把西欧5世纪至15世纪的那一千年称作中世纪,意指古希腊罗马文明与他们所处时代两座文化高峰之间的“中间年代”,带有明显的贬义,是理智处于昏睡状态中的“死海之岸”,动荡且愚昧,直到人文精神出现才重新觉醒,“文艺复兴”由此得名。“文艺复兴”“黑暗时代”“中世纪”等欧洲人的话语和概念,传播至世界各地,塑造了人们对欧洲和欧洲历史的认知。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中世纪”概念以及相关的话语体系,带有明显的误判,后来西方人自己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19世纪末叶以降,学界主流看法出现大幅度的翻转。《中世纪》作者坦率地指出:“实际上,‘中世纪’用来描述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之间的历史,是一个略显尴尬的术语。”当下人们还在使用它,不过是约定俗成罢了。人文主义者的误判,导致人们认知上的长期混乱。主要表现在两点:其一,不适当地抬高古典文明。大概出于博弈的考量,也是对古典文明认知有限,人文主义者无限美化遥远的古典世界,将罗马帝国覆亡后的历史判定为千年沉睡与愚昧。殊不知,人文主义者时代已处于传统社会迈向资本主义的转捩点,面临着时代性突破,岂是古典世界可比?!其二,将自己与古典文明绑定,为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声张,结果不期而然,将西方文明与古典文明混为一谈。只要你使用那些概念,就是在重申相应的历史认知,以欧洲与古典文明为一体,不过中间停滞千年而已。 已有许多大方之家,包括经典教科书,对欧洲文明作了系统论述,欧洲文明是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