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

张邦彦
序一 复调视野下的催眠术 黄克武 催眠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埃及、希腊、中国与一些古代文明都有迹可循,然而现代催眠术则始于18世纪的奥地利人梅斯梅尔(Franz Anton Mesmer),至19世纪末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催眠术的吸引力在于它可以亲眼目睹,却又不可尽知,属于所谓“不可思议”(源于佛教语汇)的现象。它与心理治疗、气功、灵魂学、前世回溯等都有关系,也有催眠师将此一技艺以“幻术”的姿态用在娱乐表演而引起轰动。一般人认为它出于脑波作用、潜意识(或无意识)、变态或暗示的心理现象,等等。无论如何,直至今日催眠术仍充满了神秘色彩。 十多年前我到日本京都访问,在图书馆中无意中读到一柳广孝的《催眠術の日本近代》一书,又接触到井上圆了的妖怪学、日本心灵协会的杂志及大量关于明治时代心灵研究与催眠术的书籍。我当时就觉得应该有一本书处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催眠术。后来我开始探索此一领域,撰写了严复与上海灵学会,以及近代中国有关科学、宗教与迷信之论争等主题的文章;也曾关注革命党人陶成章在1905年“因中国人迷信最深,乃约陈大齐在东京学习催眠术”,借催眠为革命之手段;国学大师钱穆年轻时曾与友人朱怀天以函授方式修习此术,认为催眠与传统之“静坐”类似。然而我并没有深入了解这方面的问题。 2017年1月初王文基教授邀请我参加他在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张邦彦先生的一篇硕士论文研究计划的口试。张先生有医学的专业训练之背景,又对人文与历史很感兴趣,其论文主题即为近代中国催眠术的历史,我对此一计划颇为赞赏。一年半之后,2018年6月,张邦彦先生顺利完成硕士论文并通过口试。这一篇硕士论文即为本书之雏形。我还记得2018年7月20日邦彦将最后修订过的论文送到我在“中研院”近史所的办公室,我问了他对以后的生涯规划,建议他将论文再作修改之后投稿联经出版公司。我又把联经出版公司负责学术出版的沙主编的电子邮件信箱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