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学习法:什么都能学,什么都能精

[英] 彼得·霍林斯
序 曾经有一个网友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人可以很快很准地抓住一个讲座或一个复杂问题的核心,到底是因为他本身对这个领域很熟,还是因为他有一种深层能力,对于任何问题都能很迅速地掌握关键信息?” 我当时回答她:“我觉得两种情况都有。” 有些人能迅速抓住问题核心,是因为他是专业人才,有专业知识和很深的经验积累,对于本领域的事情思考很多,所以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有些人虽然不是本领域人才,但是他也能抓住核心,因为他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 知识迁移,是把本领域的知识构建成思维模型,把这些思维模型应用到许多其他地方。 比如说,生命的死亡和公司的死亡,都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注入能量,就会熵增。生命的死亡有定律,公司的死亡也是,它们都符合次线性(sublinear)的数学分布——只是参数略有不同。 所以,掌握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预测很多事物的生长和死亡规律。 再比如说,城市规划、游戏设计和用户界面(UI)设计,也存在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符合涌现(emergence)的规律。我们需要通过一两个简单的法则,使得整个城市、游戏或者UI产生涌现特质(emergence property),产生无数千变万化的模式(pattern)。 就好比蚂蚁是通过简单的化学信息传递,产生千变万化的蚁窝,乐高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块构成千变万化的造型一样,涌现是很多设计的精髓。 直到这些年,我才明白,《易经》中所描述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数学上的“涌现”,如蚁窝和乐高一样。乐高只靠两种接头(阴头和阳头),就可以涌现出这世界上所有的建筑、人物和场景。 总之,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发现跨学科也可以抓住本质,因为很多思维的模型是通用的。 只不过你需要从本学科提炼出思维模型,再用到其他学科。另外,不同的学科,常常给同一个思维模型起不同的名字: 比如商业里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