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之间:黄金时代的罗马皇帝

王卓珲
前言 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西方古典历史学子,我一直对当今人们看待罗马帝国的视角与观点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西方的罗马帝国时期,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也有着繁荣昌盛的汉帝国,难免让人想要将两者拎出来对比。不过有时会有一些人太过执着于寻找罗马帝国与中国古王朝在制度、文化、军事、经济上的相似之处,而忽略了罗马文明本身的特色。当涉及“共和国”“帝国”“皇帝”“行省”等概念时,也难免代入我们自身的现代观念与我们自身对中国历史和皇帝的认识。这对于看待罗马帝制与皇帝而言,难免有失公允。于是我想尝试着从大家熟悉的一些概念出发,站在罗马人的立场和角度,来介绍他们眼中的罗马历史。 我想在读者正式走进这本书之前,先在前言里聊一聊我完稿之后对这本书的看法,我在写书时所考虑的立场和角度,以及这本书采用的叙事手法所固有的盲点与缺陷。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一言以蔽之,便是我希望能从罗马人的角度来叙事,讲述罗马人眼中的罗马皇帝,并对皇帝在帝制中的角色定位进行进一步探讨。 首先要澄清一下,这里所谓的罗马人,指的是拥有罗马公民权,拥有罗马或希腊家族姓氏,生活在帝国中前期并且把罗马城看作帝国中心的人。符合这三点的人,才是前文中所称呼的“罗马人”。之所以在这本书的格局内强调“罗马人”身份的原因主要来自材料的局限性。本书中所引用的大部分历史材料都来自罗马史学家和生活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希腊史学家。这也就导致他们所提供的观点从一开始就代表了当时罗马人与希腊人对罗马皇帝的看法。那么此书自然也难免与材料一样有着相似的局限性。 在此书中,我采用的叙事手法更倾向于为读者呈现一手史料内的皇帝。我倾向从文献史料出发,还原当时人们眼中的罗马皇帝,而非一味地追求还原一个更客观真实的罗马皇帝。这并不代表这一手法彻底放弃了论证,只是在二者之间,我会有选择地展示当代人们眼中的皇帝。举个例子,当我引用苏埃托尼乌斯、塔西佗、维克多等史学家时,我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