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养育女孩

[美] 罗尼·科恩·桑德勒
前言 在我16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这本书讲的是青春期的母女关系。 而那时候的我刚好就在青春期。 我不是那种适应良好、能够自我实现,并且自信满满的青少年(如果这种孩子真的存在)。我是一个集愤怒、不安全感与自我怀疑于一身的麻烦鬼。我也曾经深陷于那些青春期的经典问题: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想要挣脱母亲对我的束缚,成为独特的自我;不想变成母亲的翻版,要从亲子关系里面独立出来。这个过程对于所有人,尤其是我的母亲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她有一本书叫《我没有生气,我只是讨厌你!》,虽然我没直接说过这话,但在当时,我也差不多就快说出来了。 与此同时,这本书也得到了公众的关注与媒体的报道。人们会问:“书里写的都是发生在你身上的真事吗?”我本该落落大方、充满理智地回复他们:“我妈是个有临床培训经验的心理学家,她有多年的知识积累和众多基于访谈的研究经验。”但相反,我只是心不在焉地“哈哈”一声,等到对方转过身去,我再熟练地翻个白眼作为回应。我为母亲的成就感到骄傲吗?当然了,我当然为她骄傲。但是,我有没有封闭自我,试图逃避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呢?很遗憾,这肯定也是有的。 我们一同度过了我的青春时光。尽管它不甚完美,但我们还是在这个过程中重建了彼此都无比珍视的那种亲密且有意义的关系。随着我长大成人,我和母亲之间也不再是单纯的母女关系,它进化成了一种真正的友谊。当然,母性的部分会始终存在,但除了母亲和女儿的身份之外,我们还是两个平等的女性,两个可以为对方提供建议、交换食谱、推荐书籍,商讨彼此的困境,因同一个八卦而傻笑,大方地向对方求助的女性。 这么多年,总有形形色色的朋友和陌生人(占大部分),来向我的母亲倾诉他们的故事,征求育儿建议。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母亲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她会安抚焦躁,还会提出切实中肯的建议。我很佩服这一点:她从不拐弯抹角,会直接地给出解决方案,绝不会带着偏见或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