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

沈亚明
图片: 沈仲章像,摄于上海武康大楼沈宅,约1975年 图片: 沈仲章(左)与记者,内蒙百灵庙脑包旁,1934年(自拍,李蟾桂惠赠存照) 图片: 沈仲章拍摄的陈寅恪全家合影,香港九龙山林道寓所,1939年暑假左起:陈美延、陈寅恪、陈流求、唐筼、陈小彭 图片: 1942年3月19日陈寅恪致沈仲章函 图片: 1942年7月23日陳寅恪致沈仲章函 图片: 1965年叶恭绰书赠沈仲章诗二首并跋二则。承徐文堪、夏剑钦等近十人相助识读,在此一并致谢 图片: 沈仲章录音棚,1954或1955年左起:沈仲章、吴景略、刘少椿、邓宝森、严隽培、王吉儒 但愿人们之所历不随日久而消失 ……所作不因无闻而湮没…… ——希罗多德(c. 484 BC – c. 425 BC) 按:希罗多德著作通行译名《历史》,学界有异议。 上摘参照数种英译后自译,并承多位学者讲解古希腊原文。 “不算”(代前言) 每当被要求“标签”父亲沈仲章,我便犯难。依父亲性情,对任何头衔,他都会摇头说“不算”。 父亲沈仲章的一生,充满“不算”。 先说学业。父亲去过私塾“不算”受业,读过小学“不算”毕业。没有上过一天中学,却进过几所大学,然因不屑领证书,皆无凭据可以说“算”。《与金克木(丙)》中有小段概述,不妨参阅。 再说职业。父亲多次放弃可以“算”的职称,甘居“不算”的“职务”。《与刘天华》一文叙及,恩师刘天华意外归天,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聘请他接替教职,父亲婉辞。理由是他已报考该校,又“算”学生又“算”老师,会给校方带来不便。(其实,父亲入学前已协助该校教授出考卷。) 有时父亲还把可“算”的名与位,视作某种“侮辱”。抗战结束,政府任命他为粤港区接收文物图书的正职负责人,父亲坚辞,还漏嘴蔑视别人“看重的名分地位”。《与徐森玉》一文稍提此事,并述父亲宁愿留江南当一个项目的副手。该项目收获大量书籍,国家级图书馆和多家省市级图书馆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