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古建筑手绘赏析

梁思成
编者前言 梁思成说:“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 1932年到1946年的十多年间,梁思成和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自发进行抢救式的古建筑考察。怀着抢救之心,他们巴不得测绘得越精细越好,即便古建筑被毁灭,也能根据测绘图原样重建,这就诞生了今天令人叹为观止的“梁思成手绘图”。 令国人最为痛心的是,梁思成团队的测绘数据、手绘图,为避战火,存入天津英资麦加利银行,竟因1939年的水患而损失数千。 本书将60余幅梁思成手绘图精品集于一书,总体以手绘图类别为图书目次,选取梁先生与手绘图相对应的文章结为一体,涵盖了中国建筑的基本常识以及斗栱、宫殿、塔、佛寺、石窟、陵墓等重要技术和类型建筑的赏析和演变。 欣赏梁思成手绘图,就是欣赏中国最重要经典建筑们的灵魂。 第一章:中国建筑之特征 图片 此书所有文字节选自《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编者注 图片: 中国建筑主要部分名称图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