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遗忘之间

[美] 斯科特·斯莫尔
推荐序 姚乃琳 般意科技创始人,“酷炫脑”主创 耶鲁大学前精神医学博士后,香港大学精神医学博士 我从小就是个记性不好的人。对于“临时抱佛脚”的内容,我总是一考完试就彻底忘记;与他人起冲突后,我总是一和好就把糟糕的体验忘得一干二净……看完《记忆与遗忘之间》这本书,我简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接纳了自己。现在,我可以举着脑科学的大旗自豪地说:“忘性大,这是我无可救药的乐观、接纳能力和高度创造力的来源。”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人,如果一定要说完美,那么擅长遗忘比好记性更接近完美。 记忆使我们能够回忆过去的事情,享受当下的经验,以及为未来做好准备。而遗忘能帮助我们进化。如果我们记住每一件事情,我们就很难在烦琐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在前行的路上随时舍弃那些不再需要的包袱,才能够轻装上阵。这本书通过深入探讨人类记忆和遗忘的机制,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大脑得以进化的生理基础。 在学习脑科学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记忆和遗忘可以是两套分立的系统,你大概和曾经的我一样,以为遗忘就是没记住,或者是大脑不好用了,以前的记忆被“擦掉”了。虽然遗忘确实是个“擦掉”记忆的过程,但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遗忘的能力可比记忆力重要得多,这个“擦掉”记忆的过程,才是我们每天能够愉快醒来的基础,是我们能够随着科技革命不断自我调整的技能支持,也是人类进化的保证。人们常说“互联网不会失忆”,然而事实上,只有不断“失忆”,进化才能得以发生。AI(人工智能)进化至今,已经对人类的职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适当的“遗忘”,对细节的舍弃,正是AI得以概括和学习人类语言的基础。 如果一晚上没睡好觉,那么记忆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作者在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变好了。你还记得人生中第一次通宵是在什么时候吗?那时你一晚上没睡,唱歌唱到太阳重新升起,你带着兴奋又微醺的状态回到学校,当别人问你“昨天”做了什么时,你第一反应是不是想起发生在前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