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思维

刘劲
自序 我本科时读的是生物专业,该专业是当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颇受学生追捧的专业之一。该校生物专业之所以受追捧,一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生物学被认为是“21世纪的科学”,最有前途;二是因为中科大生物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能拿到全额奖学金到国外继续深造;三是中科大女生奇少,数学专业、物理专业几乎没有,而生物专业居然每届有十几个,居全校之首! 但我很快就发现我这辈子和生物无缘。我虽然上了很多生物课,但记住的东西不多,做实验就更是没谱,经常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所以后来我初到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留学时就转到了化学系。倒不是因为喜欢化学,而是因为化学离生物最近,要补的课最少。 但学化学也是好景不长,只是勉强读了两年。如果当时没有签证和奖学金的问题,估计两年也坚持不下来。至于我后来转到工商管理,其实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我的两个最要好的朋友都是经济系的博士生,正试图从经济系转学到商学院去,给我介绍了各种读商学院博士的好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不小心,在实验室弄出一个化学废料瓶的大爆炸。炸蒙后我很快就意识到,我这种性格,这辈子和任何危险物质打交道都是极其错误的。后来我和两位经济系的高才生一起报考商学院的博士班,没想到我的结果却是最好的,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其实我当时没有任何经济学或商学的背景,唯一的优点可能是考试成绩更好些。到了哥大读博士,对于课堂里和研讨会里讨论的各种经济模型,我感到兴趣浓厚。把复杂的经济现象简单化,用一个数学模型来分析,再用一个小故事来表达,对我来说,既是玩耍,又是娱乐,完全不是工作。同时,和经济系相比,商学院的知识有很强的应用性,可以直接用来分析企业和市场,非常接地气。 现在想起来,当年逃离生物、化学,可能就是因为我的思维习惯不符合这些学科的要求。 我的记忆力很普通,甚至有些差,但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出众,这点在中学时期就表现出来了,到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就越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