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濑昌久: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

[日] 濑户正人
作者简介 濑户正人Seto Masato|作者 日本掇影家。1953年出生于泰国乌隆市。1961年移居父亲的故乡日本福岛。1975年毕业于东京视觉艺术学校。1976年参加森山大道摄影塾。1979年成为深濑昌久的助手。1987年创办画廊“Place M”。以多元的东亚文化身份参与国际交流。摄影集《曼谷、河内〉获日本摄影协会新人奖(1989),《Living Room, Tokyo》获东川奖新人作家奖(1995〕。以摄影展“Living Room, Tokyo”“Silent Mode”为中心的摄影活动获第二十一届木村伊兵卫掇影奖(1996),散文集《亚洲家族物语》获第十二届新潮学艺奖(1999),《Binran》获日本摄影协会年度奖(2008)。 唐诗|译者 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硕士。图书编辑。苗策划出版《私摄影论》《亚洲家族物语》《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等摄影类图书。 中文版前言 在日本摄影家中,深濑昌久是独特的存在。 他的思考、创意、对摄影的探索,以及其生活方式本身,都是审视自我、对自我发问的体现。他只对自己感兴趣,始终贯彻“利己主义”。 他的箭头所向,永远都是自己。 摄影,即直面这个世界或者我们生活的现实;在各个时代的浪潮中泅渡,时而与波涛嬉戏,时而被波涛吞没;同时用名为相机的小型、高性能的“扫描仪”复写并记录各自的世界和时代。 当然,深濑昌久也是这样的摄影家之一。 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倾注在气质独特的“深濑摄影”上。 他到底在追求什么,又试图记录些什么? “私小说”被认为是日本独有的文学概念及世界观。它如地下水一般流淌在地底深处,绵绵不绝。或许那特有的感性早已化作遗传基因根植于日本人的血液之中。面对深濑昌久时,我总能感受到“日本人”的固有氛围或曰一种仿若气味的东西。解读“深濑摄影”时,我也总能察觉深濑昌久身上浓厚的日本人气质。 这或许与深濑家从东北地区的山形县移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