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爱欲

[德] 赫尔曼·黑塞
第一章 玛利亚布隆修道院的大门口,双柱支撑的石拱门前,一棵栗树矗立在大路边。多年前,一位罗马朝圣者带回了这位气质高贵、根干粗壮的南国孤子。它的圆形树冠在大路上方舒展,在风中畅快呼吸。每个春天,当周围植物都绿意盎然,连院里的核桃树都吐出淡红色嫩叶了,唯有这棵栗树还在等待抽芽。一直要等到夜晚最短的夏日,奇异的花朵才从它的小叶簇中开出,泛着淡青色的微光,散发着辛涩的闷香。及至十月,待水果与葡萄都收获完毕,它才允许秋风从它发黄的树冠中摇落带刺的栗子。这种栗子并非每年都会熟,难得成熟的时候,修院里的男孩们会为之争打,来自南欧的副院长会用卧房的壁炉烤食。这棵佳木任它的树冠在院门前的上空摇曳,呈现一种独特的风情,宛如一位细腻而敏感的异乡客。它与大门上修长的石英对柱,与拱窗上的石雕花饰、脚线与立柱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亲缘——它们一样受到南欧人的喜爱,一样被本地人当作陌生者打量。 一届届学生从这棵异国佳木下走过;他们胳膊下夹着写字板,谈笑着、嬉闹着、争辩着,随着季节变换,时而光着脚,时而穿着鞋,时而嘴中叼着花朵,时而齿间咬着坚果,时而手上拿着雪球。总有新生到来,没过几年便换了新的容颜。这些容颜相似、金发卷曲的少年,有些就留了下来,成为见习修士、修士,削去头发,穿上修士袍,系上麻绳,做学问,教学生,然后老去,终此一生;而另一些,则在毕业后由父母接回家,回到骑士城堡,回到商人或匠人的宅子里,走向人间,经历尘世的五光十色。他们成家立业后,或许也会回一次修院,把小儿子带给神父做学生。他们会满怀感慨地看一会儿栗树,微微笑着,再次陶然忘我。 在修院的一间间小屋和大厅里,在厚重的圆拱窗和笔直的红石对柱间,人们生活、教学、钻研、管理、统治,从事各式各样的艺术与学术活动,并将它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无论虔诚的或世俗的、光明的或黑暗的。 修士们也编纂书籍,创造体系,搜集古人著作,临摹名画真迹,培养民众信仰,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