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消费者

[法] 安东尼·加卢佐
形象、符号、信息,我们所“消费”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心中的宁静。 它的宁静需要对现实和历史产生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它的宁静需要永久性地被消费暴力来维系。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前言 近两百年内,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曾经人们以孤立的自给自足的方式生活,但现在整个世界紧密相连,我们的生活彼此相关、密不可分。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当地小社群,而是扩散到了全球市场。 1800年左右的时候,大多数法国人是这样生活的:他们收集些石头、黏土和木材,自己建造房屋。他们的家里没什么家具和餐具,都是些像镰刀、锤子、钳子这样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人们每天只做收割谷物、做面包、缝衣服这类活动,很少远行,生活用品也几乎不会更换。 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物质生活则大不一样了。房屋由建筑公司替我们盖好,建筑材料来自世界各地。我们的家里充斥着复杂的工业产品和电子产品,制造电网的钨来自中国,制造计算机的钴来自刚果,制造屏幕的铟则来自韩国。我们吃的西红柿来自西班牙,咖啡来自巴西,鸡肉则来自土耳其。 只过了短短两个世纪的时间,自给自足的农民社群就衰落了,如今,享受着网络便利的城市消费群体成为社会的主流。产品的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曾经是一体化的,而如今,五花八门的市场媒介已经把生产和消费远远分开了,两者可能既不在同一时间、也不在同一地点。在复杂的生产全球化的环境下,我们日常所使用的东西或许没有一样是我们自己生产的,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了消费者。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层出不穷,琳琅满目,但我们离它们的生产环节却越来越远。 消费方式是社会模式的体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依赖着市场,这种依赖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变化了,这也改变了人与物、人与世界的关系。对人们来说,消费不再意味着消耗和挥霍,而是正常心态下再自然不过的行为活动。 我们今天所接受的消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