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交流两千年

[日] 藤家礼之助
前言 常言道,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国家。人们还经常指出,中日近代百年的历史虽然主要是对立、侵略和反抗,但在此之前却有着长达两千年友好往来的历史。 不过,如果仔细地探讨历时两千年的交流史,我们会发现其间曾有过中断,也有过对抗,并且这些交流和中断的状态似乎也彰显了日本传统政治的特质。这无疑是很吸引人的。而且,虽说中日两国同文同种,但日本在接受中国文化的时候,经常对接受的对象进行微妙的改动。这种接受文化的方式,似乎也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特质。这也是令人很感兴趣的。 在人们呼吁进一步加强日本与中国友好往来必要性的今天,尝试回顾中日两千年交流史的详细经过,恰好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吧。而且,看看自“二战”后对这种交流史的研究,一直仅有断代史,几乎没有通史,应该说,这一研究以某种形式问世的时机恰好到来。 话虽如此,但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首先,在尝试仔细回顾交流史的过程中,会碰到需要逐一核实的事实无法一一确认的问题。尤其是古代史方面,更是受到史料的制约。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欲推导出史料所欠缺的部分,就需要广泛搜集诸家学说和各种参考文献,并加以归纳整理,从中提炼出明晰的史实,进而系统地展现出长达两千年的交流史。不是颇具慧眼之士,恐怕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 但我还是不自量力,并且自认为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其中,当诸家的见解复杂地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我只能根据个人观点大胆地删除、淘汰,有时还厚着脸皮陈述自己的臆说。谨请大方教正,望乞见谅。 这本小书的出版,多亏了东海大学出版会的加藤千曼树、山本保之介两位先生的鼎力帮助。另外,因为鄙人懒散,劳烦植松美津子、竹和是江、越川文晴诸君不辞辛劳地为我整理、誊写杂乱的稿子和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中日交流两千年》搁笔之际,我衷心地祝愿当前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中日和平好条约》早日缔结。其中的理由之一,当然是因为我深信这一条约的缔结,将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