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聊天术
前言 高情商聊天术让你在未来有机会
我们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大爆炸时代,互联网带来的科技变革已经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也必将改变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质。当机器越来越先进,而且越来越便宜的时候,人,靠什么与机器竞争呢?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产生疑问:这与我们会不会聊天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更希望,那些认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与聊天没关系的朋友能看到这本书,因为没有什么能够保证你的工作是安全的,甚至不管你有多么努力,你都不能保证你的公司或者你的行业不会在短短的三到五年间发生巨变。不是你足够努力就能保得住你的工作,因为很有可能,行业遇到新技术的冲击,一夕之间,你所在的行业都没有了。
如果我们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和行业都不是安全的,也就没有什么能够保证它们永久存在了。我们每个人就更应该具备灵活的处世方式和技能。作为在人类社会中参与竞争和合作的每一个个人,我们还可以依靠什么?
有句话叫“聪明的脑袋再也不是刚需,但是有趣的灵魂依然万里挑一”。人依然是丰富和宝贵的资源,不过对人的情商的要求提高了。你得有料、有趣,还得有“聊天力”。语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
从对未来的战略决策来说,高情商的聊天术会在你所在的行业都没有了的时候,依然成为你的帮手。
比如,一个人现在努力地学习本行业的知识,但是他所在的整个行业都没有了,被迫进入新的行业,他怎么和机器、和那些比自己年轻或者资历深的人竞争呢?所以,除了学习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学一学如何聊天、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这样,你就会比同种处境的人多一分机会。李嘉诚早已说过这样的话:“读书并不直接帮助你的财富增加,但你机会更加多了,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聊天也是如此。
从目前的工作来说,你当下的工作也需要让影响你前途的人知道你做得有多好。对大多数人来说,会聊就等于会干。有太多人抱怨:“我的老板就是喜欢能说的人,根本就看不到我做了多少工作。”
老板有错是他的事,我们的错误是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好,白白把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当老板和你聊天的时候,或者你知道怎么说能给他带来一种“你是一个可靠、扛得住压力的人”的时候,他会倾向于相信你在工作中也能拿得下任务,未来也将是中流砥柱。你就比不会聊的、谦虚的人多了竞争优势。
即使面对当下每一天的生活,你也需要提高口头战斗力:你的新客户需要在短时间内感到你可信,你的老客户需要你的情感维护,你的家庭需要经营,你的伴侣需要在你看似轻松的几句闲聊中就能帮他做出决定,你的孩子需要在你轻松的话语中感受到爱,而不是你知道自己心中有爱,口头却无力表达。
当然,语言表达能力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
在本书里,我们更多地选择了聊天的语言案例,让大家感受日常话语的力量,因为在我看来,聊天的能力比辩论的能力更为重要。很多辩论高手都让人心生畏惧,他赢了对方,却输了朋友。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真正会聊的人,他们是高情商的人。
我们可以一星期不辩论、一个月不谈判、一辈子不主持,但很难做到一天不聊天。聊天可以让人发现别人的更多面,发现自己最深的一面。高情商的聊天让自己更加具有主动性,却没有攻击性,能够从容地把讨论、分享、探究的方式加入自然的聊天状态里,真正懂得共情和对抗的艺术。
尤其要强调的是,互联网时代,大家大多靠网络沟通。此时,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对话的能力都在退化。此刻,不是不需要高情商聊天的能力,而是物以稀为贵,令会聊天变得更重要了。
让本书陪你一起提升势能——当别人和你聊几句,或者你和别人聊几句,你就能让复杂的问题变成没有问题,能说服别人而不让别人感觉自己是在被说服,对方始终爱和你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你就是有魅力的人。这样的人,人们愿意去支持、信赖和依靠,这和他懂不懂人工智能、会不会做财务报表、能不能纵横捭阖,都没关系。
第一章 开口就能不一样:让你在对方的认知系统里升级
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与人的见面和认识变得容易起来,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并不多。
我们期待别人能记住自己,甚至有人说,“宁可给人留下‘怪印象’,也不要没印象”。例如,故意把领带折起来,或者在初次见面聊天的时候就力求一语惊人,又或者在行动上更加积极和刻意制造热闹气氛。可是,这三种方式的效果并不够好,要知道“这个人很怪”的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再想树立正常、可靠的形象就困难了。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第一,让自己说有趣的话,变成有趣的人。
我们遇到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有趣的人却越来越少。与其徒劳奔走,不如让对方被你的有趣吸引。这样,对方自然对你感兴趣。
你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有趣的笑话,令对方“闻所未闻”、印象深刻。当然,这么做的危险是对于初次见面的人,“玩笑而不伤人”是困难的,因为一句玩笑说出口,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笑点是不是对方的痛点。
在这里,我们提到一种高级的有趣,也就是并不是普通的讲笑话,而是说出令对方感兴趣的话。
具体怎么操作呢?
人的复杂性决定着人有很多面:一个外表极为热情和开放的人,内心一定有某一个角落也是不能对人言的,或者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一个极其安静、从容的人,也许某一刻正在拼命地压抑自己内心涌起的暗流。
我们在和陌生人接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指出人的这种矛盾性,对方将感觉“你真是懂我”。
比如对一个内向、不善言谈的人说:“你今天虽然没有说太多话,但我感受到了你的支持。”
对一个外向、开朗的人说:“你今天的每一个沉默都是一种态度,我知道你内心是有自己的坚持的。”
这就是“说出内向的人的外向性,说出外向的人的内向性”,让人感受到你的细致、温暖与关注。
第二,投机的人越来越多,肯耐心准备的人却越来越少。
当我们去见一个人的时候,如果能够提前将对方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你说话的时候注意把相应的话“嵌”进去,对方自然会对你有好感。
1.你说话的时候,引用了对方说过的一些很有战略思想或者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那就是对方的得意之处。只要你提出来,对方就会自动接话和延伸话题。你说:“我留意到您在充满了变化的当下,提出了一个职业人士还是要做至少三年的职业规划……”对方接下来和你绝对有的聊。
2.提问的时候,结合对方的个人经历来提问题。你说:“您以前是名技术人员,后来成功地自我创业。请问在您看来,从技术岗位转移到领导岗位,需要克服哪些问题呢?”
3.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先介绍你们两人共同的特点。聊天时,哪怕你说“您是安徽人,我也是……”也比没有共同点要好得多。
第三,急功近利的人越来越多,第二次留下印象也是种策略。
有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很有社会地位和成就的人时,被他们对外宣传的形象和气质所蒙蔽,尤其对年轻人而言,在自己崇拜的人面前,甚至会有点“害怕”和他们说话。事实上,这只能证明自己见过的人还不够多。
多年前,我想找一位知名的企业家谈项目合作。他在报纸上的形象是那么严肃、一丝不苟,我也看到过电视上的他:说话很慢,也很少,有时候观点很尖锐,不给人留情面。
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公开场合,他来去匆匆,我的确没有找到机会上前进行自我介绍。
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我去他的企业拜访,我发现他私下和外界的形象并不一样。他很随和,还很客气,当场送了我一支刚在国外买的钢笔,表示初次见面,要互相支持。
我接过钢笔,表示了谢意。同时,顺着他的话开始聊,我说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只是他对我没印象了,但是他却给我留下了一个思考。我说起上一次见面的场景:“当初参加那个企业家谈创新的活动就是为了听您的观点。当时,您提到了自己的企业也在寻找新的模式。我在想,您把企业做得这么好,还一直在努力和寻找新的突破,令我很感动,也对您更加尊敬了。”
听完我的话,他因为对我的毫无印象而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同时因为听到我对他的印象之深而对我也有了印象。后期,我们谈得很愉快,也有了成果。
当时,我就懂得了一个道理,有的人和电视上是不一样的,不要被电视上对方的犀利而吓到,那可能只是一种传播自己和对外塑造自己必要的手段。
有很多人缺乏安全感,只愿意和脾气不好的人合作,因为在对方的强势和自负的包装下,他们才觉得项目可靠。
在那一次的拜访中,我还深深地领悟了一句话:“人们不在意你说了什么,除非你说的让他知道你对他有多在意。”
说话是为了表达,不论你对人有多真诚,如果你无法恰当地表达出来,对方都不会感动。除非你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就牢记住对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哪怕你只记得对方的帽子或者眼镜的颜色,你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只要把你的观察说出来,你也能和别人不一样。
花样赞美人人爱
很多人都说自己并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那只是他们不喜欢听到重复、老套、空洞的赞美。如果说话的时候,你能让你的赞美真诚和巧妙一些,那么对方一定会听得“上瘾”。
好的赞美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好的赞美要真诚,并且发自内心。我听到很多人赞美别人的时候,都唯唯诺诺、声如蚊蚋。这种态度不可取,如果你用这样的态度和语气来赞美别人,那么宁可不要去说。我们观察那些成功的销售人员,会发现他们夸赞别人的时候,都大大方方、不做作。有时候,明知道对方是为了你口袋里的钱,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高兴。要知道,当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大脑就会活跃,思考事情的时候就会倾向于积极的一面,这种积极会推动和加速两个人的互动关系。所以下次,哪怕你只是要夸对方的形象很儒雅,你也要大大方方,大声地说出来。
第二,好的赞美要令人放松,让人觉得不夸张。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夸赞了某个人之后,他和我们的关系非但没有变得亲近,反而还疏远了,对方想见我们的积极性反而越来越低了。
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中追求一致性,如果你的赞美表现出一种只是给对方“戴高帽”的感觉,对方就会因为难以达到你的赞美,而与你保持距离。
例如,你对一个人说:“您真是个好人,每次当我需要您的时候,您都会义无反顾地支持我。”不是这个赞美不真诚,而是你的赞美中暗含着一种要求:对方“每次”都要“义无反顾”地支持你,这样才能符合你说的“真是个好人”的标准,这真是极高的期待和要求!
正确的赞美应该是就事论事地提到,这次对方的帮忙有多么及时。只要你把自己当时面临的艰难处境说得令人感同身受,对方就能知道这是你对他热心帮忙的赞美。
第三,好的赞美要灵活、有花样。
1.可以配合一个小礼物进行赞美。我有一个朋友收到了下属的一个礼物,是一条领带。这个礼物选得有品位,又不夸张。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朋友还听到下属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谢谢您一直以来的信任,希望您继续领着我、带着我,一起成长和进步。”哪个领导会拒绝这样送来的“领带”呢?
2.满足对方的多个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大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其中,社交需求是人对友谊、爱情和社会关系的需求。一个人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需要,从而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向对方表达了感谢和赞美,都能够满足对方的这种心理需求。
尊重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又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看似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有重合的地方,但在实际运用上却有大大的不同。你对一个人说“老王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和你对着一群人说“老王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对老王的刺激当然不同。所以,你可以使用“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对方的赞美”这一招。这样,你让对方的两个心理需求都满足了!
好的赞美需要以各种形式扩散,你当着老王的面赞美老王,和你背着老王去赞美老王,在当事人心中,感受又不一样。一个人在别人背后赞美他,会显得没有功利心,这会让一句平平常常的话变得更加真诚、令人感动。相信我,不要以为背后表扬人不会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它会比你想象中的传达速度更快!
3.赞美越含蓄,才会显得越高级。
赞美可以很具体。对方完成了一项工作,你与其大声吆喝说他太厉害了,不如将他的工作难点进行拆分。当你努力说这个工作原本有多么难,而对方能够克服困难完成的时候,你就已经是在赞美对方了。
明贬暗褒有转折。你可以这样说:“我刚认识你的时候,对你有距离感,因为通常一个能力像你这么强的人,都会看不惯别人,对其他人没有太多包容性。后来,我和你一接触,发现你真的太难得了,你对自己要求很高,但是待人却那么宽厚!”
赞美可以“曲径通幽”。你对一个人说“您是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对方一定会听过就忘,甚至有的人还会反感,觉得他是否有地位不必由你来评价和论断。但是,如果你了解他的家庭结构,你说:“这次的事情多亏您帮忙。对于您而言,真的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除了工作伙伴,就是在家庭生活中,您的家人也一定会因为有您在身边而感觉特别踏实和安心吧?”这样的赞美,不但是赞美,还延续了话题。接下来,你们从工作就聊到了家人,从而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找出令对方兴奋的话题
我们和自己不太了解的人说话,想开启一个话题是有些冒险的,甚至是那些我们好久不见的朋友,因为我们对对方的信息掌握得不全面,一开口都有可能造成尴尬。
再会说话的人也会遇到尴尬的场面,也会有自己当下解决不了的问题。说话是一辈子的功课,在面对一些陌生人的时候,永远都要有谨慎的心态,尽量多掌握对方的信息。
当我们掌握了对方的一些基本信息的时候,该怎么聊天能让对方产生兴奋的感觉,愿意继续和我们聊下去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聊对方最看重的事情。
总有一些话题,能涉及人们的共性,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话题。只是如果我们不学习,我们就会忽视这些话题。生活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为什么我和一个人聊天,开始的时候聊得还挺好的,后来慢慢地,不知道为什么,对方就没热情了,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看如下一段对话:
小李:“关于这次合作的细节,杨先生让我和您联系。”
某客户的市场部负责人苏女士:“好的,欢迎谈合作。你们公司在业内很知名,早就听说过。”
小李:“那太好了,我们约个时间,我去拜访您吧。”
苏女士:“我们尽量安排在工作日吧,周末我想在家里照顾孩子。”
小李:“您有孩子啦?”
苏女士:“是的,呵呵,一儿一女。”
小李:“那您下周一方便吗?”
苏女士:“下周我要出差。”
小李:“那您什么时候回来?”
苏女士:“说不准,我有时间了再联系你。”
这是我看到过的一段真实的聊天记录。在这段对话里,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的形象:一个是有些焦急,又有些冷漠的小李,一个是苏女士。两个人的对话在苏女士回答“一儿一女”之后,发生了急速的变化,苏女士的态度迅速冷了下来,因为小李在对话中,让苏女士产生了很不好的感觉。
也许有读者要问,小李的话看上去很斯文,没有什么错误。可是,对苏女士而言,完全不是如此。小李开始的时候做得不错,调动了苏女士的热情,让她愿意分享自己的私人信息。可是,当一个女人聊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你不回应几乎就是在“打对方的脸”,尤其是当苏女士主动说自己有“一儿一女”的时候。小李如果能够简单地回应:“您太幸福了,儿女双全。”或者说:“您太厉害了,抚养两个宝贝,还能做这么多工作,真让人羡慕。”甚至可以说:“那我见面的时候,可不可以给两个宝贝带上一套睡前故事书呢?”如果有这样的一种互动,两个人的关系只能随着对话升温,绝不可能出现瞬间冰冷的局面。
我们聊天的时候,要在乎对方看重的事情: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在乎健康;对于男人来说,他们在乎事业的发展机遇;对于女人来说,聊到孩子几乎就根本停不下来。
第二,聊对方骄傲的事情。
当我们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都有一种不太好的习惯,就是看轻别人的得失,而看重自己的输赢。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内心的狭隘,多看重别人,让别人多聊点儿他们骄傲的事情,少聊点儿自己有多完美,你就可以靠这一点点和别人的不一样,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好。
有的人会说,可是我的聊天对象真的就是个平凡的人,估计他也没有什么骄傲的过往可以聊,怎么办?其实,没有一个人会真心觉得自己平凡到和任何人都一样,因为每个人都要在生活中克服诸多困难。至于我们具体从哪里开始展开话题,能让对方感觉自己很骄傲,我建议从对方的工作开聊。
例如,当你知道对方的工作是“报关”,你就可以以请教的姿态问对方,这个工作的难点是什么,听说报关的相关证书非常不好考……
当你聊到这样一个话题时,你就进入了对方熟悉的领域。他自然就会兴奋起来,哪怕他的工作实际上做得很一般,他在你这个外行人面前,也是标准的内行。他做得再一般,懂的也一定比你多得多。
你会发现对方聊着聊着,脸上就露出了一些得意的表情,也不自觉会出现专家般的状态。当一个人自我感觉非常好的时候,他看你也就越看越顺眼、越看越贴心。
第三,在对方兴奋的话题里找机会。
一次痛快、热络的聊天显示了一个人说话的能力,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人很擅长制造这样的氛围,也很会聊天,但是交际能力却真的很一般,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和别人聊了一次,别人觉得他很好,但是聊完就聊完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样的聊天是被浪费掉的,我们聊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和交际。说话只是一种手段,交际才是目的。
在对方聊得很兴奋的话题里,你要寻找下一次见面的机会。例如,有一次,我想约一个老领导吃饭。可是,不能一上来就对他说想约他吃饭,他一定会拒绝。于是,我就和他聊起了他的业余爱好,他说他平时就喜欢钓鱼。
我一听就蒙了,坦白讲,我是完全不懂钓鱼的,我也不可能陪着他去钓鱼,钓鱼太浪费时间了。可是,我当时问了一下他习惯去哪里钓鱼。他告诉了我一个位置,我知道那儿附近有一家很好的素食餐厅,正好也很适合他。于是,我就主动问他下次是否约到那里吃饭,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在一些看似平平常常的话语中,给自己寻找机会,让自己真的会聊天。比如,当对方聊到自己的日常保健时,你可以多问一些细节,下次见面的时候送对方一件他正缺的保健器材。又如,如果对方聊到自己的孩子正在高考,你可以约对方一起去拜访你认识的某一位高中老师。
诸如这样的对话和聊天都很有意思,虽然没有什么惊人之语,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会让你的目的达成。
不会说话不是好理由
有的人这样评价自己:“我心地很好,就是不会说话,总是惹别人生气。”或者说:“我这个人就是心里藏不住事儿,看到别人的缺点总想指出来。”还有人说:“我脾气不好,一生气的时候就爱骂人,但是我的坏脾气只要一过去,我就忘了之前说过什么了。”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不留口德的人给自己找的种种借口。一个人对自己没有要求的时候,其实是给对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总是以一种不成熟的态度要求别人能体谅自己的缺点,而自己不改进,这绝对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只会带来他人与我们的疏离,因为人们不会真正在乎那些在语言上不尊重自己的人。
反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说话技巧能够让对方对我们更加信任。我们可以从三种情况来理解会说话的重要性,并能从中体会到会说话有时候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厚道”。
第一种情况,会说话意味着不会把压力转移给对方。
恋爱中的男女在一起聊天,女人问:“你现在处于创业期,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不过我发现你现在根本不能给我提供我想要的生活。”
男人应该如何回应?
初级说法:“我现在就是没钱,你再怎么不满意也没用。”
升级说法:“我现在的状况就是需要往项目里不断地投钱,我知道自己挺对不起你的。”
高级说法:“我将来会给你想要的生活,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需要我们一起熬过去。”
在三种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的并不只是会说话和不会说话的差距,我们看到的是三种面孔和三种品性。
使用初级说法回应的人,他心中只有自己,对对方的感受选择性地忽视,他们妄图把自己创业的压力转移给对方。使用升级说法的人,他看到了对方的不满意,但是并不想改变现状。使用高级说法的人,一定是个情商高手。他并没有巧舌如簧地给对方勾勒未来的蓝图,但是在他的回应中,他把自己和对方视为一个整体。而且,他的回应中还暗含着对彼此的一种承诺,在平实的语言中体现了自己的雄心和厚道。
第二种情况,会说话才能让对方真正测量到你的实力。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我的团队中需要培养一个副手,有两个同事的表现很突出,我需要决定给其中的一位升职。
平时,我很留心两个人的表现,于是在我稍作考虑后,给其中的一个人升职了。
另一个人很委屈,对我说:“张总,我们一起共事三年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这么一个公道、聪明的人,也会喜欢那种就会耍嘴皮子的人。”
因为这名老员工是踏实肯干的人,也的确是团队中的核心员工,听他这么说,我很愿意和他开诚布公地聊一次。
我说:“你对余副总有看法?”
他说:“我觉得我和他相比,自己具备几个优势:第一,我的业绩并不比他差;第二,我和同事的合作比他要顺利,他和同事起过冲突,我一次也没有;第三,他总是夸夸其谈,想法很多,但实现得很少。”
我听他这么说,才发现这位一向沉默寡言的老部下一定是思虑很久,才有备而来。
我说:“你的这些想法一定把自己折磨了很久吧?”
他本来很有气势,但一听我这么说,他默默地点了点头,说他只是想和我推心置腹地谈一谈,就是想知道我对他的看法究竟是怎么样的。
我说:“我认可你的工作能力,我觉得余副总也需要你的协助,才能一起把团队带好。但是,我并非是因为余副总只会耍嘴皮子才让他升职的。如果是这样,你对我也是没有信心的。针对你对他的看法,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第一,你们业绩相当,也就意味着余副总的业务能力也很强。第二,他和同事起冲突固然不对,但是你这么多年是怎么工作的,我比你更懂得你的委屈。很多时候,你为了回避和同事的矛盾而委曲求全,让自己承担了太多的任务和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让你升职,你这么在乎人情味的一个人,可能会在新的工作中更受委屈和更被动,这对你未必是好事。第三,在你看来,余副总提出了很多建议,平时也很能夸夸其谈。可是,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领导力。此前,我没有给他更多机会让他把想法投入项目,是因为他还不是这个部门的决策人,但当一个人成为一个领导之后,他就可以带着团队实现更多的创新了。因为一个好的领导不是听他的领导告诉他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是他要告诉所有人,接下来他要做什么。显然,他平时已经对自己有了这样的要求和训练,而他只是欠缺这样一个机会而已。”
这位同事听到这些话后,是很平静的,表示出了一个团队老大哥惯有的忠厚和虚心。他是个厚道的人,但是脑子转得并不慢,他随即就表示一定会继续好好支持我和余副总的工作,也会在团队中积极地起好带头作用。
第三种情况,会说话有时候意味着他能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任。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段时间,大家听说他遭受了家庭的打击。据说,他的伴侣携带了他所有的资金去了国外,和他分道扬镳了。
我们几个朋友约他喝酒,大家谁都不提他的痛处,倒是他自己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最近心情不太好,不过好在金钱上没有什么损失,大家都不用担心。”并表示“家庭生活出现的烦恼他有能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