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失去方向,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阿拉蕾
代序 在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只能回到他起步的地方。直到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并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后,比塞尔人才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第一章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由自己决定 “在了解上帝之前,人必须先要了解自己” 不偏不倚“自我观” “自我观”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自我观”是一套复合体系,其中对自我成长最重要的是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的认识。 “自我观”是决定人们各自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每个人,无论是聪明或愚蠢,贤良或奸诈,他的表现都是与其当时的“自我观”相符。没有人会去做一件在当时他认为与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能力以及他本身任何一方面不相宜的事情。就像穿衣服,你会选择和你的年龄、职业相称的服装,讲话时会选择和自己身份相称的词句,甚至外出吃饭也会选择与自己的经济能力相称的场所。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会依照他的自我观点,来决定哪些事他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或是该怎样去做好一件事情。 如果某一个人对于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和实际情况颇为接近,也就是说他有着比较正确的“自我观”,那么他所表现的行为自然会很恰当。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自我观”,就不能很清楚地表现自己独特的一面,而只是浑浑噩噩地活下去,这个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