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慕尼黑的六座坟墓

[美] 马里奥·普佐
图片 “我十七岁时,写下了第一个短篇故事,接着又写了几十篇,才等到其中一些出版。幸好,这些故事现在大多找不到了。我转而去写戏剧,结果更糟。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十八岁的我开始写第一部小说。我幡然醒悟,这就是我余生想要做的事了。” ——马里奥·普佐 马里奥·普佐以笔名于1967年首次出版的《通往慕尼黑的六座坟墓》,算是他的传奇性小说《教父》的文学先驱。在这部默默无闻的经典之作中,普佐以间谍小说为题材,展现了其标志性的冷峻风格、生动的描述技巧以及紧凑的节奏。在他的笔下,这个关于复仇的经典故事本质上是一场对人性的探讨,萦绕于人心之上,让读者得以窥探一个受伤灵魂的至深之处,而其存在的目的唯有杀戮。 第1章 迈克尔·罗根仔细观察着汉堡市这家最热门的夜总会外花里胡哨的招牌。性感!刺激!罪恶!这家叫作“罗特·彼得”的夜店打起广告来真是毫无顾忌。罗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照片,就着门口猪猡形状的壁灯发出的红色光线,认真查看起来。这张照片他看了不下一百遍,可他还是担心自己会认不出要找的人。罗根知道,人在十年时间里的变化会有多大。他自己便是如此。 他从点头哈腰的门卫身边经过,走进了夜总会。里面很暗,只能看见一块小小的长方形屏幕上正播放着情色电影。罗根穿行在拥挤的酒桌间,周围全是吵吵嚷嚷、酒气熏天的客人。突然,照明灯亮了,将他的身影投射到舞台上,一丝不挂的金发女郎在他影子的头顶处翩翩起舞。罗根用目光搜索着舞台周边座位上那些客人的面孔。一位女招待碰了碰他的胳膊,用德语卖弄风骚地说:“这位美国来的先生,是想找什么特别的乐子吗?” 罗根与她擦身而过。对于被轻易认出是美国人这件事,他颇为不悦。他感觉热血上涌,直冲连接他头骨的那块银质金属片。这是个危险的信号。他必须尽快完成任务,回到酒店去。他继续在夜总会里走动,探查各个阴暗的角落。在那些角落里,客人们用巨大的杯子喝啤酒,不动声色地乱摸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