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光:探寻宇宙的边缘

[美] 理查德·普莱斯顿
对于非虚构而言,时间就是真相 *** 欢迎关注上海译文·人文社科官方公众号 “非虚构时间” 了解更多非虚构出版的台前幕后 献给 我的引导星, 米歇尔·帕勒姆·普雷斯顿 以信念与力量,去追寻自己的光——《初光》推荐序 星空是目力的极限。 自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人们就试图借助星空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而要捕捉那些闪烁的星光,只靠肉眼远远不够。天文学家所用的设备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眼界和成就。如果没有合适的设备,他们就自己发明创造。 17世纪初,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数学教师伽利略听说,有荷兰工匠用透镜组合出能看到遥远物体的装置,便自行发明了望远镜。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星空的认识。半个世纪后,英国剑桥大学的年轻研究员牛顿也尝试自行制作望远镜。他为了避免折射式望远镜的设计缺陷,采用反射镜聚集光线。这个开创性的设计为大型望远镜的建造指明了方向。 18世纪中叶,旅居英国的德国乐师威廉·赫歇尔凭兴趣自学掌握了望远镜的制造技术,成为当时最好的望远镜制作者。他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成为18世纪最出色的观测天文学家。1785年,赫歇尔在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资助下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设备——一架1.2米口径的巨大望远镜。赫歇尔用这架望远镜记录下数以千计的星云和星团。直到今天,这些天体仍是重要的研究目标。赫歇尔创下的最大望远镜纪录直到1845年才被打破。爱尔兰的罗斯勋爵利用他继承的财富完成了一架口径1.8米的巨型望远镜。透过这架望远镜,人们第一次看到遥远星系旋涡般的结构。 20世纪初,年轻的美国天文学家海尔意识到大型设备对天文研究的重要性。他从父亲的富豪朋友圈找来多笔大额赞助,先后筹建了叶凯士天文台和威尔逊山天文台。他用当时世界上能买到的最好的设备装备这两个天文台。他的目标是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1917年口径2.5米的胡克望远镜在威尔逊山落成,美国从此拥有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望远镜。埃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