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2017年11月下(No.102)

虹膜编辑部 编
编辑团队 magasa:影评人,为多家媒体撰稿,曾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周」、金马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 LOOK:自由影评人。 本期作者 阿树:影评人。 默里奇:北航工科硕士男,现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电影爱好者。 王璞:1980年生。求学于北京大学和纽约大学。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布兰代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出版有诗集《宝塔及其他》。 talich:电子工程博士,从事癌症研究工作,并撰写关于电影文化、美国政治和历史的文字,先后出版《talich侃美国》(字节社电子书)、《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 从小津到…… 阿树 当小津在自己的生日那天,12月12日离开这个人世,离开他热爱的电影以及无数热爱他电影的影迷,就像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一样。这位映画巨匠用了一甲子的时间来创造出独属于他的「小津调」的作品,并用他的镜头白描了人世间种种难言的悲欢和离散,把自己的名字真正镌刻在影史的殿堂上。 作为影迷的我们,也许是有意,也许是无意,更宁愿在当代导演中,寻找一种与小津之间似有若无的连接,并希望通过这种连接,重新找回当年观看小津作品带来的感动。也许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做法,但我们在一些当代导演的作品上,的确能够发现一些特质,就像我们当初第一次观看小津作品,为之欣喜的共振。 如同苏珊桑格塔所说,「迷影精神死了,电影也就彻底死了。」这些导演也似乎在通过他们的迷影精神,来对小津的作品进行着呼应和继承。假如真的有所谓小津精神的话,他们作品里面那些似曾相识的部分,就像是对小津精神进行着最好的回应,让小津的影迷,不至于像他作品里面的人物一样,充满了寂寞。 笠智众的「父亲」与原节子的「女儿」 谈论小津的作品,似乎总有一个无法跨越的主题,就是小津作品当中永远的父女,笠智众与原节子。在小津文集《我是卖豆腐的,我只做豆腐》里面,他曾经侧重为何选择原节子陈述了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