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蒙语

周本淳
自序 我和诗词有不解之缘,从小爱读,稍长爱写,后来专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内容仍然离不开诗词。年已古稀,还以教授诗词为业。几十年沉潜反复,不能不有所感发。对于诗词之见识,既不肯尚同于时贤,又不屑苟异于当代,我明我心而已。近来偶将几十年之心得,汇集成编,名之曰《诗词蒙语》,以就正于同道。 “蒙语”之义,盖有两端。我虽从事诗词创作与研究,已逾半个世纪,有人亦曾以专家教授相推许,然而我还有自知之明,对于我国传统诗词之博大精深来说,我还只能算是此道中一名蒙童,所言者皆初学蒙童之见,所以谓之“蒙语”,此其一。蒙以养正,启蒙之道,实非易易。今之所述,对于后学于我者,或可为启蒙之资。“蒙语”又含启蒙之义,此其二。对于诗词之赏析,以及有关诗歌诗人诗话之考辨,拟与此合而为《蹇斋说诗》,久有兹念,但不知何日能圆此梦也。 戊寅夏孟,蹇斋周本淳自序于淮阴寓所。 读《诗词蒙语》识小录 童岭 虞薇 此生精力尽于诗,末岁心存力已疲。不共卢王争出手,却思陶谢与同时。 ———陈师道《绝句》 最终, 一般的批评的成见General Critical Praconception(……这是关于诗歌底本质与价值的一切自觉和不自觉的理论之结果)在读者和诗歌之间不断地干涉着,像批评史便表示得十分明白。像一种不幸的饮食仪式,它可以扼止一个人所急欲要吃的东西,即使这东西是在这个人底唇边。 ———瑞恰慈(Richards)《科学与诗》 周本淳先生,字蹇斋,1921 年出生,祖籍安徽合肥。高中时期他得遇名师张汝舟先生,张师给他最大的影响一在“以桐城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二在“治学主张自出手眼,切勿随人俯仰”;考入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后,又从王驾吾先生学桐城派古文,从郦衡叔先生学杜、韩、苏、黄诗。他与两位老师的关系一直维系到老,二师均精习桐城文法,推崇姚鼐。以耕读传世的合肥西乡周氏家族本就与桐城派思想关系密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