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陌生人

蒋述
自序 拿着钥匙的人 我写作之路的最开始是为了跟几位老警察说一声再见。 从警5年以来,我联系人列表里的昔日兄弟们有的已经去世了,有的离开了派出所,他们都不会再发来信息。铁打的派出所流水的人,平时根本没人提起散落四方的他们,最多年底聚餐时有人会试着挑起话头,但很快又被碰杯声淹没。 会有人记得他们吗?我常常这样问自己,但再追问下去也是无解:“该拿什么记住呢?” 直到2018年底,收到“天才捕手计划”的私信,然后,我笨拙地写出第一篇故事,7000字,惨不忍睹,修改了无数版本才顺利发表。我清楚记得是晚上22点发在公众号上。我读着这些文字,一遍又一遍,直到凌晨12点困意袭来。 后来我陆续写下了10多个故事,故事里的有些人已经永远看不到这些文字了,而正是为了这些人,我决定一直写下去。 我是合肥人,却成长在淮南,2015年走出校门的第二站就是市公安局,成为了这个城市最偏远分局的一名小民警。 在这个偏远的分局,刑侦、禁毒、治安,警种换了一个又一个,始终绕不开密集的关系网。工作兜兜转转,也就是这十来平方公里、十几万人。 我工作前想象的凶恶毒贩不过是街边端着茶杯转悠的“街溜子”,甚至连抓捕他们都失去了刺激感。有的犯罪份子只要打个电话,一通骂,倒数几个数,他们就一溜烟来投案了。 这就是我这些年大多数时间在做的事情,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无聊。 工作几年后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快退休的“老油子”,在值班室等待下一个警情,无论是纠纷还是求助,都得攀谈几句,等到聊热络了,哈哈一笑,问题顺势而解,然后等待下一个警情。 大案不是没有,只是不少陈年旧案挂着一年又一年,盯的人不少,出结果的却不多。有位辅警兄弟老靳,就是死磕一个大案后出的事,案子破了,他也死了,现在连提他的人都没有了。 我有时经常问自己,在这座小城做这些事真的值得吗? 如果就这么工作到退休,我恐怕和大多数普通公务员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不过是守着小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