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美] 杰克·凯鲁亚克
作家简介 杰克· 凯鲁亚克(1922—1969) 图片 美国作家,“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大二自动离校,因为“实在腻味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一艘商船上服役,还干过各种临时性工作。后来,靠步行、自驾、搭便车漫游美国各州。1950年出版小说处女作《市镇与城市》(The Town and the City),描写了同时代一部分美国青年战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首次提出“垮掉的一代”这一称号。1957年自传性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出版,获得普遍关注,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媒体开始大肆报道,文艺界逐渐涌现相关作品。 作品简介 图片: 英文首版《在路上》,1957年维京出版社出版 图片: 中文首版《在路上》(节译本),196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 《在路上》讲述萨尔· 帕拉戴斯、狄恩· 马瑞阿迪一伙人在美国大陆和墨西哥等地大量游历的故事,绝大部分源自作者杰克· 凯鲁亚克和伙伴尼尔· 卡萨迪、艾伦· 金斯堡、威廉· 巴勒斯等多位“垮掉派”代表人物的亲身经历。被公认为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派”的经典之作。1962年,黄雨石、施咸荣、李文俊、刘慧琴、何如五位译者以“ 石荣、文慧如” 为笔名,合力翻译出版了中国首个《在路上》节译本,在内部发行。2019年,黄雨石之子黄宜思先生完成补译,即为本书。 译者简介 黄雨石(1919—2008) 本名黄爱,湖北钟祥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英文系,研究生阶段师从钱锺书,研究萧伯纳戏剧。后任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有《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雾都孤儿》《沉船》《众生之路》《黑暗深处》《虹》《老妇还乡》等大量文学作品;著有《英汉文学翻译探索》一书。 此外,参与《毛泽东选集》英译工作。 施咸荣(1927—1993) 浙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先后任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译有《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