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及存在的意义

[美] 欧文·D.亚隆 [美] 玛丽莲·亚隆
你活得越充实,便死得越坦然 愿你此生,了无遗憾 赞誉 陈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一杯咖啡心理发起人): 去不去养老院?久病在床只能等死?另一半先走了怎么办?中国人一向把生老病死当头等大事,但是对老后的现实和心理问题往往讳莫如深。我们正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本书也可看作是亚隆夫妇送上的一份“生命礼物”,让我们通过他们夫妻的真实故事,把自己的“大事”办好。 樊登(帆书APP(原樊登读书)创始人、首席内容官): 我读心理学的书比较杂,各种流派都有可观之处。这几年越来越喜欢存在主义心理学,因为它是站在今天去思考明天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沉溺在过去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欧文·D.亚隆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一座高山,这本书是关于他自己的生活和苦痛。让我们看到心理学家是如何面对人生的拷问的。 范海涛(传记作家,“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创始人): 书如其名,亚隆大师的这本《生命的礼物》是一份有温度、有力量的“礼物”。面对生命中的离别与波折,直面死亡,接纳生命的起点与终点,四季轮转,万物更迭,都在一个“情”字。对生活不断追逐,对生命永远炙热,亚隆夫妇的故事透露出人文关怀,似涓涓细流和冬日暖阳打动了我,我也愿意把这份生命的智慧和理性分享给大家。 李佳(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 长寿时代虽已到来,但人们普遍没有为此做好准备。面对全新的“第三人生”,如何更好地生,如何更好地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李孟潮(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博士): 本书记录了亚隆夫妻临终时的心路历程,探索了人类如何整合老年期的两大感受:统整感和绝望感,以期帮助人们达到心理发展的终点——种熟而脱、与时偕行、到站下车、笑迎死亡。译者和编者颇费心思,译笔流畅优美,且配有丰富注解。祝愿读者也可以通过此书,在死亡的钝感中收割存在主义的领悟,照见无明动而轮转生,妄想兴而涅槃现之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