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到底

[美] 希拉里·弗里德曼
引言 进门修智慧 我有一扇最喜欢的门。 由马萨诸塞大道通向哈佛大学校园的德克斯特大门(Dexter Gate),位于哈佛书店的街对面,门上写着“进门修智慧”(Enter to Grow in Wisdom)。 第一次走过德克斯特大门的幽暗拱道时,我还是个17岁的愚钝青年。作为被录取的新生,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离我在底特律城郊的家千里之遥的世界。那时我觉得世上的一切皆有可能。我认为成为大学生意味着无限的机会、志同道合的同伴以及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大多数情况下,我的想法都是对的。 然而,大一学年只过去了几个星期,我就迅速意识到我不懂的东西太多了。同宿舍的同学来自我之前没听说过的、历史悠久的高中。校园里,这些同学通过某些神奇的社交圈子彼此认识,而我仅是知道这种社交圈子的存在就已经自觉幸运,因为它对我而言实属陌生。我没上过全国闻名的高中,不知道“赛艇”是什么运动,我的家庭在本校或者在常春藤盟校中都没有任何人脉关系。事实上,我在电话里告诉父亲我被哈佛大学录取的时候,他说:“但只有富人和肯尼迪家族的人才会去哈佛啊!” 大学的第一学期,我偶然修了一门社会学课程。在那之前从未考虑过学习历史或政治以外学科的我,一下子就被这门新奇的社会科学吸引了。课程讲到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的时候,我接触到了有关阶级、社会地位和声望的研究,它们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自己突然进入的新社群。 14年后,我仍在尝试用在那门课上学到的社会学工具来理解世界。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以后,我去了其他几所常春藤大学,开始研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在此期间,我完成了一篇关于竞争性课外活动(尤其是国际象棋、舞蹈和足球)的论文,我将家长们对于还在读小学的孩子的未来产生的焦虑感(特别是那种因教育文凭日益变得重要所产生的)与他们当下的教养方式(parenting behavior)和策略联系在一起。这篇论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