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传

[美] 约翰·内森
献给诺亚,我的外孙,一个小婴儿 纪念我们的杰里迈亚 前言 在日本现代文学的长卷中,夏目漱石(1867—1916)孑然屹立,当之无愧地成为开辟新文学的先锋人物。他本是一名研究英语文学的学者,却在38岁那年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从而转向小说创作。从1905年写作到1916年去世,11年间,他为世人奉上了14部严肃小说,以日本文学未曾有过的深刻性和准确度,刻画出众多漱石风格的新人物。基于西方意义的现代概念,他被视为日本的第一个现代小说家,此定位恰如其分。 漱石的文学贡献是伟大的,他备受瞩目的不凡人生亦颇具时代意义。他出生时,社会变革风起云涌。在文学上他糅合日本情怀和西方创作手法,成为日本为建造“现代”社会兼容传统和西方元素的时代镜像。漱石的一生,极犀利极透彻地诠释了他称之为“招致洋文化”带来的剧痛和麻痹。 漱石之成就,前无古人,愈加显得不同寻常。彼时的英格兰,乔治·梅瑞狄斯、托马斯·哈代、约瑟夫·康拉德和亨利·詹姆斯等,这些文学大师在18世纪早期兴起的新古典主义中浸染滋长,继而传承超越,发展至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詹姆斯·乔伊斯的现代主义。相比之下,漱石的现实主义似乎是横空出世。18世纪和19世纪的日本流行滑稽本、讽刺小说、伦理故事和通俗剧等文学类型,其中的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因而日本读者突然在漱石作品里读到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是毫无防备的。 在短短11年的文学生涯中,漱石凭借杰出的造诣和超常的精力创造的辉煌文学成就,难以被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漱石。他在第一部小说《我是猫》(1905)和诙谐小说《少爷》(1905)中就已经开始明显使用反讽和多视角叙事策略了,这可能是得益于他大量阅读劳伦斯·斯特恩和简·奥斯丁等西方作家作品。此后,他的写作风格当然有所发展,且精进迅速。从他依次推出的作品中,从他对日语语言使用的大胆自由尝试中,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他文学风格的演变。日语被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