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壳与珍珠

陈保平 陈丹燕
文前插图 图片: 扫码可看:武康大楼的影像与声音 文前插图 图片 概述 “登陆船”西来东泊 图片: 武康大楼位于淮海中路、武康路和兴国路交叉口,对面是天平路和余庆路。在天平路、淮海中路路口看,武康大楼很像一条船。 一 今天“武康大楼”的名字,是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时定的,可能与旁边马路叫“武康路”有关吧。之前,它叫“诺曼底公寓”,全称为“万国储蓄会诺曼底公寓”(I.S.S Nonmandie Apartments)。1924年,该楼由当时赫赫有名、财大气粗的万国储蓄会所属的“中国建业地产公司”投资兴建。旧上海许多西式楼盘或楼房,凡标有I.S.S者,都是这家公司的产业。 诺曼底公寓地处法租界,由租界所在的美商克利洋行(R.A.Curry)打样设计,法商华法公司(Remond et Cotter)承建,设计者是今天路人皆知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当时他只有三十来岁,尚未拥有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受雇于克利洋行。他似乎对西方建筑中的古典折中风格有偏好,这或许与他的东欧情结有关,但又要考虑法租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诺曼底公寓是他在上海设计的几十栋建筑中的早期作品。 与中国城市道路大多呈十字形交叉布局不一样,法国巴黎的城市道路大多是以一个广场为中心,多条道路呈辐射状散开,如凯旋门广场就有多达12条道路向广场汇集。这样的格局就使两条道路的相交处形成一个锐角。当时的沪西法租界,道路建设也带有一些巴黎风格,武康大楼就坐落在淮海中路(原霞飞路)、武康路(原福开森路)、兴国路、天平路、余庆路相交的五岔路口。而武康路与淮海中路之间就形成一个约30°的锐角。诺曼底公寓整幢建筑面积9275平方米。为充分利用土地,设计师参照了巴黎同类建筑的样式,以建筑朝南及朝西的一面为主立面。如果你站在西面看,整幢大楼很像一艘劈波斩浪的大轮船。据说这家建业地产公司在上海的公寓或住宅小区,大都以法国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