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40年

[日] 上野千鹤子
前言 1970年的第一声啼哭宣告了日本女性解放运动的诞生,至今已经42年了。 40多年前,女性解放运动和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都还未问世,转眼间却已迎来了不惑之年。我在这里特别要提出“第二次”,是因为早在1个世纪以前,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已然存在。我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了解以解放为象征的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和第一次之间的关联与不同。 《论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女性主义也经历了青春,迎来了成熟的时期。 从20多岁接受女性解放与女性主义的洗礼以来,我一路奔跑至今,也已过了耳顺之年。我不禁将自身20岁到60岁的40年与日本女性主义的40年交叠在一起。 在这40年间,我深受女性解放与女性主义思想及实践的影响,同时,身为发起并促进该运动的一员,我也有着些许自豪。当然,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女性主义是不同年龄的女性,站在各种立场上创造出来的一股汹涌的不可阻挡的历史巨浪。 在这40年间,女性主义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逆风、顺风,而今又逆风四起。初登场时,女性主义置身于不被理解与偏见之中,这也难怪,父权制媒体无法理解女性主义者的语言。不久后,风向逐渐改变,不知不觉间变成了顺风。日本承认了联合国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陆续制定了《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基本法》等法律,地方上也掀起了制定男女平等条例及建设女性活动中心的热潮。女性主义的活动看似获得了国家的保障,甚至有可能被纳入国策,但是很快形势又出现了反复。对女性主义活动不满的民间保守派开始不断反击,2000年之后再次形成一股逆风之势。那么现在,围绕在女性主义四周的,又是什么风呢? 同样是在这40年间,我在迷茫不见未来的研究生时期遇到了女性学,然后像风险企业的创业者一般,在没有任何先例的领域里,成为女性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创始人。在被误解与偏见的苦恼中,我逐渐巩固了女性学的地位,使其在学术领域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