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演绎法
刘洪波 李媛媛 刘潋
序言
洪波老师传来他的一部书稿,细读之后,有些感慨的话想说。
第一,逻辑是什么?逻辑有什么用?如何展现这种“用”?这应该是本书中一以贯之的几个问题。
应该说,人的世界就是一个相互沟通的“交际”世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推销自己、说服别人的过程。在这个交际场中,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知识水平、思想观点和社会经历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认识角度和主观态度。“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正因为有这种不一致,人们才需要沟通。日常说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沟通的过程。为了保证沟通的正常进行,必定要求有一个“共许”的思维接口,使人们的对话成为可能,从而促进相互沟通,使我们在认识、交流、批判、创新活动中“头脑更清楚”。这个“共许”的思维接口就是“逻辑”。服从这个“共许”,有时未必是自觉或自愿的,但一定是现实的。
这种现实性就在于它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规范人们正确思维的“强约束”。这种强约束不但体现了人类的逻辑精神,同时还体现了人类的伦理精神。只要你希望别人认可并接受你,你就要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信息、服务、情感等令人信服地展示并推销给别人。因此,“逻辑”就是“说明、论证什么”“拿什么说明、论证”“用什么样的方式说明、论证”的思维工具。无论它看起来如何抽象、深奥,其实都是来源并服务于现实生活中的思维实际的。逻辑,是生活的逻辑,是实用的逻辑。
按着这条问题线索,本书通过讲故事、说道理的形式,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对逻辑学中最基本的演绎法及与演绎法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脉络清晰、“演绎性”很强的介绍。一个个小故事和生活中的浅显事例,在这种介绍中别样生动活泼。
第二,逻辑是有趣的,但逻辑绝不是趣味化的东西。本书在一个个故事、案例的情趣跳动中,对于“规则”的强调,却始终秉持着一种严肃的学理态度。
应当说,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它本身并不能直接给人们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它在人们现实的认识、反映、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