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2023修订版)

[日] 村上春树
一切都将一去杳然(译序) 林少华 这部小说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第一炮。第一炮就打响了——作为文学新人获得了日本有影响的老牌纯文学杂志《群像》的“新人奖”。假如这第一炮成了哑巴炮,按日后村上本人的说法,很可能就此止笔,人生因此成了另一个样子。 小说是村上一九七九年趴在自己开的小酒吧厨房桌子上写出来的。一九四九年出生的他,当时刚过三十岁。三十岁,既不是少年得志,又不是大器晚成,既有人生阅历,又来日方长,可谓此其时也。小说背景则是六十年代末,具体设定在一九七〇年八月八日至八月二十六日,十八天。主要出场人物仅三人:第一人称的“我”(ぼく),不妨说是第二个“我”的“鼠”(ねずみ),加一个无名无姓的四指或九指女孩。小说不长,译成中文,纯字数仅四万字左右,以阿拉伯数字分为四十短章,每章一千字上下。 小说虽然结构松散,近乎漫笔,但村上到底还是会编故事的。故事说主人公在名叫杰的中国人开的“杰氏酒吧”里喝酒,去卫生间洗脸时发现一个女孩醉倒在地,于是按女孩手袋里的明信片地址开车把她送回宿舍,陪她过夜。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在只有六张榻榻米大小的房间里一起过了一夜,那么夜里发生了什么呢?读者难免浮想联翩或者想入非非——村上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击中饮食男女某个心理穴位。至于究竟发生了什么,当然瞒不过我这个译者,不过别指望我会告诉你。要先瞒你一会儿,免得说我“剧透”。 其实,即使我不告诉你,想必你也会根据书名有所察觉:既是“且听风吟”,那么夜里即使发生什么,发生的事也肯定没那么沉重、阴湿、龌龊,更不至于要死要活地闹到法院去。也就是说,村上把含有如此常规可能性的“高风险”题材处理得出人意表不落俗套——笔致轻松、俏皮、空灵、虚幻,而又含有淡淡的诗意和忧伤。“且听风吟”,不是狂风怒号,不是秋风萧瑟,不是惊风骤起,而是微风、清风、晚风的低吟浅唱或“窃窃私语”,转瞬即逝,无影无踪。 且看第32章介绍的虚拟美国作家哈特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