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美] 沙希利·浦洛基
图片: 本书地图系原书地图 图片: 1微居里(μCi)=37千贝克(kBq) 序言 我的乌克兰地图上有一处标记为“切尔诺贝利”的地方,这正是我们一行八人此次旅程的目的地。除了我本人,同行的还有来自中国香港的科学与工程学专业的三名学生,他们正在进行一次俄罗斯与东欧之旅。从口音中可以辨别出,余下三位男士和一位女士是英国人,全都二十出头的模样。我随即得知三位男士确属英国人,而那位女士名叫阿曼达,是位清高的爱尔兰人,他们倒是相处得很融洽。 数周前,阿曼达询问自己的英国丈夫斯图尔特,问他在接下来的假期里想做什么,她的丈夫回答说,想去切尔诺贝利。因此,他们在斯图尔特兄弟及一位家族朋友的陪伴下,来到此处。两款网络游戏更是激发此次行程的灵感之源。在一款名为“潜行者:切尔诺贝利的阴影”的恐怖射杀与求生游戏中,游戏故事就发生在虚构的第二次核爆炸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禁区。在另一款名为“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的游戏中,主角乔恩·普赖斯上校前往废城——普里皮亚季,去猎杀俄罗斯激进分子。斯图尔特和他的团队要亲自去废城看一看。 我们年轻的乌克兰导游维塔,先把我们领到了方圆30公里的禁区,然后再进入限制更严的10公里禁区——这是两个同心圆,一个套着另一个,那座核电站就在半径分别为30公里和10公里的两个同心圆的中心。我们见到了被称为杜加的苏联雷达,这是苏联对里根战略防御倡议——“星球大战计划”的应对之策。然而,以今日之标准,它不过是一套低科技系统,主要用于侦察和发觉可能来自美国东海岸的核攻击。我们从这儿出发,继续前往小城切尔诺贝利和核电站,以及已沦为鬼城的邻近城市普里皮亚季,曾有5万名为核电站工作的建筑工人和操作员居住于此。维塔将辐射计数器交给了我们,当辐射水平超过设定的正常值时,计数器会发出警报声。在某些地区,尤其在靠近损毁反应堆的几个地方,计数器响个不停。维塔随后关闭了辐射计数器,这一举动和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