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德·莱斯案:蓝胡子事件

[法] 乔治·巴塔耶
书中吉尔·德·莱斯案教会与俗世诉讼文本遵循原件,附乔治·巴塔耶评注 教会诉讼文书原件为拉丁文,经皮埃尔·克罗索斯基翻译为法文 前言 博萨尔神父称吉尔·德·莱斯案“与圣女贞德案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也说:“两案成中世纪之最,或许到了近代也如此。”此后,虽另有震惊大案,但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博萨尔所说。作为迄今为止吉尔·德·莱斯案最重要的文字记录,博萨尔神父此书在今天看来确实年代久远,也并非诉讼文书:但事实上配得上“最好”二字。但当时因出版方面的原因,导致今时今日很难窥见原书全貌。亏得长久细致的研究,我们得以在此呈现再版内容。还望不负档案的特殊价值。 我们坚持在引言中交代清楚人物相关。首先是概论。但凡可以,均按时间顺序补充了部分历史细节及背景。 注:我们沿用了如今通用的官方地名,但保留了“莱斯”,弃用当前名称“雷斯”。事实上“雷斯”并不符合读音,十五世纪时通常写作“莱斯”,也有“莱丝”的写法。按当地读音应该为“莱斯”,而非“雷斯”。 不同文本在处理人名时有出入,偶尔也有错乱之处,所以我们只能尽力落实人名。仅有一点要注意:凡原文出现“瑟”的地方,均以更符合发音的“塞”替换(比如“普兰塞”)。 引言 Ⅰ 吉尔·德·莱斯之悲剧 1.圣魔 吉尔·德·莱斯之光经久不灭,皆因罪过。他是否如我们所想,为史上罪大恶极第一人?基本上,这种说法纯属冒失,经不起推敲。罪乃人类属性,甚至独属于人类,但它隐而不发、看不透也避人耳目。罪,遮遮掩掩、藏而不露所以令人恐惧。恐惧之时我们便有如深陷黑夜,夜愈深我们愈往最坏的方向想,实际上也的确存在最坏的可能,甚至可以说罪最终总会走向最坏的可能。 所以,判夺罪行尺度的并非现实罪,而是传说、神话、文学,尤以悲情文学为最。永远也不要忘记是谁独自呐喊出罪的真相,不正是传奇色彩? 所以说,一旦涉及吉尔·德·莱斯事件,不可避免总要提及其非凡意义;而且到了最后就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