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

[美] 罗伯特·伯德
缩写 图片 引言:电影的元素 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Boris Pasternak)在他的回忆录《循规蹈矩》(Safe Conduct)中,讲述他如何舍弃了音乐生涯,因为,不像他的导师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他缺乏完美的音高辨别力。大约五十年后,年轻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他自己是帕斯捷尔纳克诗歌的狂热爱好者——同样放弃了音乐,最终选定电影作为自己的职业。他始终无法解释究竟是什么吸引他去从事电影工作。然而,正是在这里,塔可夫斯基发现了他自己那种形式的完美的音高辨别力,表现为准确无误的审美灵敏度和对文化冲动的敏锐反应,这使得他七部故事片中的每一部都作为重大文化事件,在苏联和全世界引起共鸣。 塔可夫斯基成名始于《伊万的童年》(Ivan's Childhood,1962),这个项目好像失去父母的孤儿,万不得已才被托付给这位新手导演。塔可夫斯基的这部电影拍摄于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1956年批判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之后的解冻时期(Thaw period),其流畅优美的拍摄方式是那个时期的苏联新浪潮(Soviet New Wave)运动中特别典型的。在西方,塔可夫斯基的处女作和其他电影一道,例如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Mikhail Kalatozov)的《雁南飞》(The Cranes Are Flying,1957)和格里高利·丘赫莱依(Grigorii Chukhrai)的《士兵之歌》(The Ballad of a Soldier,1959),帮助人们出乎意料地瞥见苏联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的苦难以及他们潜在的复兴,这种潜在的复兴表现在这些电影中年轻主人公们的身上,也同样表现在电影大胆、自信的审美态度上。在国内外,《伊万的童年》都捕捉到了当下的精神,在三十岁的青春年华,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