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

何建明
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最不该忘却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血腥屠杀。人变成鬼后的兽性是最可怕的。 我们因此祈求永远的和平。 ——何建明 序/永不该忘却的那桩血凝历史 2017年12月13日,是日本侵略军制造的人类历史上一场罕见的大悲剧——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日。 80年,那是一般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啊!然而,这桩写入世界悲惨史册的血案却仍然不时地在翻新着我们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因为这起血案的制造者——我们的邻国日本,从来就没有认真地正视和反省其过错与罪行,反之常变本加厉地在否定这桩血腥的史实。于是它激起了我国人民的愤怒,于是有了迟到77年的我们的首个“国家公祭日”。 毫无疑问,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4年2月27日表决宣布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时,南京的赵龙先生是最激动的一位,因为他是十年前第一个正式向国家立法机构提交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设为国家公祭日提案的人。赵龙先生是原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南京市著名民主人士。2005年,在第十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他首次提出此动议,并获得许多两会代表和委员的支持与赞同,由此形成了48位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在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遗址举行公祭活动,并以法律或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世界永不忘记,让国人永世铭记”,提案如此明确其意义。 十年后,这一提案终被采纳并以国家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实在令人感叹! 我们怎能忘却:80年前的1937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在这之前的三个月里,日军与中国军队在黄浦江畔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战,这就是有名的“淞沪战役”。在此次战役中,中国军队阵亡25万余人,日军阵亡8万余人,此役激烈异常,最后以日本军队取胜告终。 “淞沪战役”之后的一个月,日军乘胜前进,分三路攻向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进入南京城。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