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

[英] 简·莫里斯
献给 亨利·莫里斯 反帝国主义者 英格兰女王!在这狼烟四起的时节, 身处这充满险峰恶浪的北方之海, 眼看大好河山在您的脚下四分五裂, 天下的男子不知将对您作何感慨? ——奥斯卡·王尔德 引言 1964年,我决心写一套讲述维多利亚帝国的崛起、高潮和衰落的三部曲,本书正是开篇之作——它自成一体,但也可以说是一套三联画的左边一幅。我冒昧地想了想子孙后代的感受。过去,我曾幻想,要是能读到一本曾在罗马军队里担任百夫长的士兵书写的罗马帝国晚期历史,那该有多好啊:他记得帝国统治最后的时光,能回溯并描绘这记忆,同时又可以对这段历史及其意义发表自己的感言。我想,这样一本书会为我们提供观察历史的特殊视角——它非常主观,但对那一时期的记录却真实可靠,而且也许不仅反映了这名百夫长本人的感受,还囊括了那一代罗马人共同的情感。 于是,我就开始为我自己曾经历过的帝国写史。大英帝国,它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达到了顶峰。现在,距离我第一次在打字机上打字(当时还没有文字处理软件)已经过去了将近40年,我也看见当年所谓的“子孙后代”逐渐成长起来。新的千年即将到来,又一个世纪末则让世纪末这个词的含义也变得模糊;基本上可以说,一个新的世界,使我成长于其中的帝国变得遥远而古老。既然如此,对几乎已遭到遗忘的事件、人们的忠诚,以及激动人心的时代的重现,或许就能达到我最初想象的那种效果了。这不是干巴巴的历史:这是一个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最后几年的人,所见证、感受和想象过的历史。 我生于1926年。在我上学时,教室里的地图从南极到北极,填满了属于帝国的红色。我见证了这个巨大的帝国机体最后一次团结在一起,在历史上最大的战争中战斗。1947年,我21岁的生日就在一辆英国运兵列车上度过,它从埃及(大英帝国在此显然已经不受欢迎)开往巴勒斯坦(大英帝国断然不会想要这个地方)。接下的约15年中,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一直亲身参与大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