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焦虑

[日] 铃木温迪 [英] 比利·菲茨帕特里克
谨以此书纪念我的父亲铃木三雄和我的弟弟铃木大卫。 感谢你们!想念你们!爱你们! 医疗免责声明 本书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想法。出版它的目的是,为本书所讨论的主题提供丰富、有用的信息。购买本书时请知悉,作者和出版方不参与提供书中所提及的医疗、健康或任何其他类型的个人专业服务。读者在采纳本书的任何建议或从本书得出的推论之前,请先咨询医疗、健康或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 书中信息的任何应用均由读者自行决定,并由其独自承担相关责任。 书中的一些名字和身份信息已做了相应的处理。 前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焦虑的年代。焦虑已经成了一种常态,仿佛四处弥漫的毒气,而我们对此也习以为常;焦虑成了这个世界上无法改变的现实。从全球性疫情,到崩溃的经济,到平日家中那些紧张的挑战,我们有太多合情合理的原因让自己焦虑了。永不停歇的新闻从早到晚循环播放,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不断更新,这些也加剧了我们的不安;我们周遭有太多需要过滤的信息,也有太多无法让我们放松下来的信息。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似乎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也无法避免让自己感受到它吗? 这样说的确没错,但是,这件事也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 我早期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和写作始于我在纽约大学担任神经科学家时的实验室。在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有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焦虑的人,直到我开始注意到我的被试者、朋友、实验室成员、同事甚至我自己用下面这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感受。 “忧虑”。 “烦躁不安”。 “压力大”。 “心烦意乱”。 “无聊”。 “悲观”。 “缺乏动力”。 “紧张”。 “快要崩溃了”。 “充满戒备”。 “受到惊吓”。 “无法入睡”。 这些词是不是听上去很耳熟呢? 一项谷歌的搜索结果显示,28%的美国人——超过9000万人——都在遭受着某种焦虑障碍的折磨,包括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广泛性焦虑症(GAD)。然而,相对于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