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操纵(修订版)

[美] 安东尼·普拉卡尼斯 [美] 埃利奥特·阿伦森
献词 谨以此书纪念我的父母 哈里·阿伦森(Harry Aronson,1903—1950)、多萝西·阿伦森(Dorothy Aronson,1901—1989) 他们如天真无邪的孩童一般相信,在这个国家他们所读到的几乎一切,尤其是书上写的东西,全都千真万确。 ——埃利奥特·阿伦森 献给我的儿子 托尼·T.普拉卡尼斯(Tony T.Pratkanis,1991年出生) 他很可能会带着健康的怀疑态度长大,但会对他所读、所听、所见的一切事物的真实性持遗憾的愤世嫉俗态度。 ——安东尼·普拉卡尼斯 创作缘起 我们两个属于两代人,其中一个,埃利奥特·阿伦森,生于193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当时,我对在学校和媒体中接触的一切几乎都深信不疑。比如,我知道所有德国人都是坏人,所有日本人都鬼鬼祟祟、奸诈狡猾,而所有美国白人都整洁利落、诚实正直、心地纯朴。可能只有到了11岁,你才会去认真琢磨20世纪40年代初的战争电影里出现的那些对种族和国家的讽刺揶揄。但是当年,大多数成年人,包括我的父母(我把此书献给他们),当然倾向于相信战争电影的基本信息;事实上,他们确实如孩童般天真地信赖媒体。他们竖着耳朵倾听罗斯福总统(President Roosevelt)著名的‘炉边谈话’的每一个字,做梦都没想过怀疑美国国家政策背后的动机高尚与否。他们以为商业广告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获得资讯;我也这样以为。” 自那时起,世界已历经几番变迁。安东尼·普拉卡尼斯成长于越南战争期间,见证了那个时代政府官员赤裸裸的谎言。“当时我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被从越南传送到我家客厅的死亡和毁灭画面吓得要死。整个过程中我学到的是,政客的嘴里只有谎言。我成年的时候正赶上‘水门’(Watergate)时代,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作为在任总统被迫辞职,因为包括他自己的录音带在内的信息都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