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藻前

[日] 冈本绮堂
清水参拜 一 “嗬,今夜之月宛如银鉴新淬,可真美啊!” 男子朗眉轻舒,仰望空中悬月,似要将自己所有的感叹尽抒于这句古已有之、略显陈腐的形容之中。时值九月中半,月色皎明,明天就是十三夜了。屈指算来,男子比今夜之龄还要再长三岁,尚未弱冠,仍是少年模样。自然,他还没有戴上乌帽子,只是将黑发绾起,垂于脑后。他身穿浅黄色的素麻布筒袖,上染大大小小的旋涡纹,下身穿素陶色的短切袴。这身衣服的颜色在夜色中虽看不太分明,但仍能看出筒袖和切袴都因一洗再洗而褪了色,切袴的下摆更是皱巴巴地翻卷着。 少年虽衣着寒酸,容貌却显得英姿飒爽,毫不逊于今晚月色。这俊朗英气的少年郎,若换上明黄色的小袖和淡红梅色的小水干,再在腰上插一支寒竹削成的横笛,取一个“某若丸”这般楚楚可怜的名字遁入空门,定会令恶僧之流欣喜若狂、倾慕憧憬。可今夜他的腰间空无一物,别说横笛,就连小刀也未见一柄,只是光脚穿着又脏又薄的稻草鞋。 “真的好美啊!” 应和他的是看起来和他同龄、甚至更年少一些的少女。为了加紧推进情节,此处无暇细述她的容貌。唯一能在此透露的是,少女的明丽灿烂和高贵典雅更甚同行少年,她身穿单薄的浅葱绿色小振袖,上染酷似陆奥国信夫搓染的白色花纹,同样也光脚穿着草鞋。 少年和少女站在清水坡上,仰望着今夜的朗月。平安京夜露蒙蒙,打湿了他们单薄的衣衫,两人为了抵御寒意,紧靠着彼此小小的肩膀前行。 距今七百六十年前的平安京虽贵为王都,却比今人想象中更为寂寥。时值戊辰久安四年,皇宫遭遇大火,谈山的镰足公木像龟裂自毁;夏时可怖疫病横行;随着冬日脚步渐近,盗贼也日渐猖獗。曾经繁荣昌盛的平安时代如今落得凋敝不堪,乱世将至的恐慌在人们心中悄然萌芽。而此前所述的种种灾厄又似某种恶兆,令京中民众惶惶不安。 诸多天灾人祸中,当属盗贼之乱的影响最为显著;如今只要一入夜,就连京城大道上也没了人迹。更别提偏居一隅的清水堂一带:不说白天,且说这秋阳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