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

翟永明
再版前言 1999年左右,我开始写作《天赋如此》。在原版序言里,我写到了这本书的起因与过程。书稿完成后,我发现出版成了一个问题。2002年至2003年,这本书的手稿,曾在多家出版社的编辑手中流转。当时“女性艺术”这样的话题不被待见,这本书经历了诸多不顺,最后被一个朋友要走了。他当时正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书商,于2008年冒险出了这本不被正规出版社看好的书。我对在什么样的出版社出书这类问题,基本不太关注,倒很喜欢有伯乐一样的朋友来操作这些事。这本书出版后,我的那位朋友突然遇到各种难关,他很快将图书公司关闭了。于是,这本费力不讨好的书,在市场上匆匆一掠,就雁过寒潭不留痕地消失了。朋友把剩下的书,一股脑地寄给了我。至今差不多有十来年了,这本书只在我的朋友间流通。 后来的日子里,《天赋如此》依旧没有人出版。再后来,我们大家都知道了,2006年左右,中国当代艺术突然在全世界崛起。说突然,是因为我们都不是资本,所以不能预测资本何时将要推高某个领域,又或是某时资本将会像退潮似的呼啸而去。于是,在那些年里,这本书仍无人问冿。因为当时我们想要讨论的问题,许多是被资本裹挟的。社会对艺术的认知,也会被某些显性的指标所左右。对于女性艺术这样一个边缘的话题,更是无人关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天赋如此》这样一本涉及女性意识的书,也变得敏感起来。一时间,也让想要出版这本书的人,不免踟蹰不前。直到去年,与中信出版·大方的蔡欣多次沟通,才得以促成这本书的出版。 在写完此书的二十年之后,再来看《天赋如此》里曾经谈到的问题,就会发现这二十年之中,女性艺术在全世界的变化。比如我在《另一重遮蔽:不被分享的天堂》里,曾经写到著名的德国艺术家克里斯托的妻子珍妮—克劳德(Jeanne-Claude),她的合作者身份一直不被认可:“即使珍妮—克劳德终其一生,与克里斯托共同创作和设计了那些恢宏的包裹作品,在性别歧视的年代里,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