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2023年7月号

吴俊 等
图片 版权声明:我们已经努力核实本刊所使用图文的版权人信息,若有遗漏,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下一期中作适当说明。 所有图文版权均属本刊所有,未经本刊书面允许不得转载,本刊保留一切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刊已建立数字化期刊,本刊及本刊合作机构通过光盘、网络、手机等载体传播本刊论文,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有异议,请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编辑部札记|师者的无知 郁喆隽 古代的老师和学生一般是要同吃同住在一起很长时间的,至少有不少课堂之外的交流,所以才会得出一个人的品评。孔子在《论语·先进》中就这样说自己的四个高徒:“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也就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虽然从上下文来看这些评价有些唐突,但应该也是结合了平日里的长久观察,绝不可能仅仅依靠几句看似机智的问答。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颜回在听老师讲学的时候,从来不提出反对意见和疑问;不过等他自己回去研究,却可以发挥老师的主张。虽然我们无从得知,孔子是怎么了解颜回回去之后的言行的,但足以说明他评价学生从来不单纯依靠课堂表现。 如今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里,学生和老师往往只有课堂上几个小时的“共处”时间,而且绝大多数时间是老师在“单向输出”。虽然这样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光看课堂上的即时反应,加上作业和试卷里有限的书面反馈,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免是片面的。 其实要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谈何容易。学生是什么“材”,当然不仅仅是指智商和理解力,还包括他们的性情、趣味甚至是天性。仅就课堂教育而言,在学生来到一个教师的课堂之前,早就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当然这意味着他们还不知道很多。有时候先行知道的东西,甚至可能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障碍。这大概就是作为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