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德勒兹

[瑞典] 芙丽达·贝克曼
图片 前言 一生中总不乏笨拙的行为、易损的健康、孱弱的体质,以及构成人之魅力所在的口吃(stammering)。正如风格乃是写作之魂,魅力正是生命之源。 一谈作者的生平,吉尔·德勒兹总要摆一副意味索然的样子。或者换个没这么极端的说法,通常而言,作者的生平多少都会映射在他们的作品里,德勒兹却认为,作家与作品之间鲜有关联。其实,对二者之间的关联不感兴趣的还大有人在。作为二十世纪最富影响力的欧陆哲学家之一,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把亚里士多德的一生总结得如同浮光掠影,轻描淡写了这位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的生平:“他出生,他思索,他逝世。”与很多哲学家一样,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家的一生不过是一些琐碎轶事。假若如此来回顾海德格尔的生平,这就不免显得有些讽刺。海德格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纳粹的关联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位哲学家的生平与其哲学的关系,不敢忽略任何细枝末节。在当时的情况下,还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尽管国际研究界详悉海德格尔与纳粹的“意气相投”,2014年出版的“黑色笔记本”(Black Notebooks)却还是迫使他们思考:海德格尔的政治信念不仅是其个人、其事业上的污点,也是其哲学思想上的污点。鉴于这一系列笔记本皆指向了海德格尔根深蒂固的反犹思想,在哲学家的生平和著作间划界便饱受诟病。这足以让人质疑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信念,即我们在阅读柏拉图或海德格尔的作品时,是否真能做到什么都无所谓,任由“时代之风暴将他们席卷四处”。就阿伦特看来,他们的思想并非源自其所处的历史环境,而是来自某个完美的永恒居所。 以上所关切的问题展现了,从具体生活之紊乱中抽身而出的缜密哲思,该如何在男性主导的哲学传统中继续留存。女性哲学家很少能拥有这种脱离具体生活的完美。确实,对阿伦特其人的关注,以及后世对她与海德格尔短暂私交的关注,最好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