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诅咒的部分

[法] 乔治·巴塔耶
丰盛即美。 ——威廉·布莱克 引言 巴塔耶与世界 乔治·巴塔耶始终在作品中焦虑地寻找一种几乎不可能的表达,他的作品因而经常呈现出强烈的否定性,但同时,他不停地、没有保留与局限地对世界说“是”。对巴塔耶的作品而言,这丝毫不矛盾。他向世界敞开,既为最好的,也为最坏的;既为最激烈的,也为最卑微的。他渴望无限且毫不羞怯地理解世界:他始终重视交流,注重自己思想与他人——“所有其他人”——思想的契合,并认真关注每一位对话者。这些都证明了这一点。他不断表现出持久而充满热情的努力,尤其在壮年时期,往往以令人疲惫不堪又枯燥乏味的资讯工作为代价,根据自身纷繁经历中的那些直觉,力图对我们眼前发生的各种同样纷繁的事件进行阐释,这也证明了这一点。并且,这样的阐释毫不忽略事件的任何方面,包括那些出于所受教育和大部分朋友的影响,他可能倾向于忽略的方面,以及那些属于人们通常称之为“经济学”的方面。 尽管,除了谦逊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他还长期感到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只是一座坟墓”,感觉自己“迷失在地窖的长廊”,并坚信他所能做的仅仅是让“他的思想慢慢地……归于沉默”。然而,即使是在神秘主义时期的那些似乎构成其作品最尖锐部分的著作中,他也没有停止重新开始,没有停止呼喊“还没有!”,没有停止暗暗地向他人、向世界投去充满热情的目光。在最强烈的痛苦折磨下,他预感到这个世界只有作为“一个灾难”(人,“或许,就是灾难的顶峰”)才能被全部理解,但他却从未放弃对世界的了解与表现。 事实上,巴塔耶作品的相当一部分,从《耗费的概念》(La notion de dépense)到《被诅咒的部分》,都致力于这种表现世界的尝试。这些文本或许并不是其作品中最光彩夺目的,并且它们会使那些习惯于以更有序、更有逻辑性的推论形式来讨论类似问题的人感到惊异。但我可以证明巴塔耶给予这些著作在其全部作品中的卓越地位,也可以证明他心中萦绕…